世界首例海豹白内障手术上午开刀 两小时完成手术 一周后“明明”可望“复出” 沈敏岚 |
|
本报讯 (记者 沈敏岚)一个准备了两年多的特别手术今天上午在上海海洋水族馆里进行,这是世界首例海豹白内障手术。上午9时40分,在上海海洋水族馆临时建起的一个无菌手术室里,这个世界首例手术的“病人”——眼球有点混浊的海豹“明明”上了手术台。接着,开眼睑,摘除白内障,手术一步步按计划进行。 潜水高手看不见食物 斑海豹“明明”2001年7月出生,1岁时来沪,入住海洋水族馆。目前已有6岁多,体长约1.6米,爱吃沙丁鱼和竹荚鱼。潜水高手“明明”身体呈鱼雷形,游动时喜欢肚皮向上,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繁殖的一种鳍脚类动物。 2002年底,工作人员发现“明明”眼内有白色混浊,行动也变得较迟缓,饲养员在喂食时又发现它看不见,只能凭嗅觉寻找食物,游客引逗时它也没有反应。水族馆专家分析认为,“明明”患上了白内障,并且很有可能是并发性白内障。 海豹患白内障有先例 “海豹和人一样,也会得白内障,资料显示国内外都发生过海豹得白内障的案例,猴子、狗、狮子等动物也有得白内障的先例。”今天上午手术前,水族馆专家向本报记者解疑,“但是对于水生的哺乳动物,尤其海豹这种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却没有过白内障手术先例,因为目前对海豹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而且手术难度比较高。” 手术准备了两年多 “2002年就发现患了白内障,为何时隔近5年才做手术?”海洋水族馆专家解释,“当时条件还不成熟。水族馆一直在查找资料、咨询各方专家,我们也很着急。”2005年,水族馆决定与沪申五官科医院合作,尝试这一世界首例的手术。“为了手术的成功,双方又经过了2年的筹备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反复观察海豹发病过程,做了大量动物实验,具备了为‘明明’摘除白内障的手术条件。” 两小时顺利开完刀 昨天上午,“明明”就进入了手术室里一个直径2米多的圆桶。今天上午9时40分,已麻醉的“明明”被请上手术台,手术正式开始。医生用开睑器打开“明明”眼睑,将肌肉固定,切开角膜,扩瞳,将白内障取出,缝合伤口。上午10时30分,水族馆有关人士兴奋地宣布:“手术成功了!”1小时后,“明明”将自然苏醒,预计将在今天晚上8时左右恢复进食。 医生预计大概经过5天时间,“明明”眼部将完全看不到血色,这表明已完全恢复。一切正常的话,“明明”将在一周后重新进入展区,睁大明亮的眼睛,与游客再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