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语者”带着问题狗上电视 他的理论:驯狗成果的好坏在于主人的毅力 刘莉莉 |
|
作为知名的狗语专家,美国人恺撒·米兰用他独特的方法,使不少“危险者”成为人类的朋友。他的节目《狗语者》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无论是咆哮不停的美国猎犬,还是目光凶恶的狮子狗,只要来到米兰面前,就会立即安静下来。 米兰强调,驯狗成果的好坏在于主人的毅力:“许多情况下,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训练主人,而不是狗本身。” 理念:遵循自然规律 米兰出生在墨西哥,后来移民美国。他从13岁起就表现出与狗交往的独特能力。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群狗追随着他。当地人给他起了个绰号“狗语者”。 米兰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后,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驯狗师。然而,他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为小狗和养狗爱好者们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用“坐下、站起来”等简单口令驯狗。 米兰的祖父曾教导他“永远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受此启发,米兰决定从事狗的心理研究,从中探寻人与狗和睦相处的自然规律。 米兰认为,没有一只狗天生就是“杀手”,它们制造暴力事件,往往应归咎于主人,是主人不能满足它们的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加上亲身研究和试验,米兰制定出一套使“问题狗”顺从、安静的方法。 方法:驯狗得先训人 米兰认为,在调教狗的同时,教育主人更为重要。主人应当认识到,他们有责任满足宠物身体、心理和感情上的需要,学会通过宠物狗的眼睛审视世界。 “狗行为异常,那是你(主人)的错,而不是狗的错,”他说,“狗只是狗,只做主人允许的事情,按主人的暗示行事。” 米兰认为,在野外,狗如果要生存,必须依靠强大、稳定和组织良好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成员要遵守首领制定的“规则”。同样,在人与狗的相处中,人应当成为那个“冷静、自信”的“领导者”,让宠物充分相信、服从自己。狗只有在不相信人类的时候,才会做“出格”的事。 米兰教导养狗爱好者给自家的宠物狗制定纪律,以“领导者”的姿态纠正小狗的不良行为。在此过程中,主人要冷静、自信、持之以恒。 “许多人将纪律和惩罚、残忍混淆在一起,”他说,“他们不明白‘爱’的真正含义。动物并不排斥纪律、规定、界线和限制,它们尊重这些。” 此外,米兰反对在调教狗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更反对用殴打、呵斥的方法对待狗:“做宠物狗的‘领导’,并不是要让它们恐惧。” 米兰认为,调教爱犬的过程,也有助于主人自己修身养性。“要给爱犬树立领导者的形象。纠正狗的不良行为时,要保持头脑冷静、自信,”他说,“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个挑战。你可以从中学到健康的行为方式。” 发展:成功走上荧屏 2004年9月,米兰带着他独特的驯狗方法,走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狗语者》节目,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人们第一次认识到,最需要米兰帮助的不是行为异常的狗,而是它们的主人。 2006年1月,《狗语者》开播第二季系列节目。节目中,米兰常常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功调教各种问题狗,包括“沉迷”游泳的黄狗、好斗的德国牧羊犬、试图攻击主人的波美拉尼亚种小狗等。 有时,米兰也会在节目中遇到十分“难缠”的问题狗。“在第四季的节目中,有一次,我用了70天调教一只狗……”他说,“真是艰苦。人们希望立竿见影,但我得研究问题的全貌,发现内在规律。” 米兰的节目获得了成功,不少人用他的方法纠正了宠物狗的不良行为。现在,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瑞典和泰国等15个国家也开始播出《狗语者》系列节目。 刘莉莉 相关链接 关注狗的心理 为流浪狗找家 恺撒·米兰和妻子合办了一个非营利的“狗心理中心”,致力于研究狗的身心健康。无论是什么体型、年龄和品种的狗,只要发生行为异常,都可以送到心理中心就诊。根据狗病情的严重程度,米兰有时用两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有时却要求主人多次带狗访问心理中心。 与其他宠物心理医生不同,米兰可以同时应对一群“问题狗”。最多的时候,有60只狗一起居住在心理中心。但同时控制几十只狗,米兰并没觉得难以应付:“你只要努力让它们和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 米兰的心理中心还开展领养活动,为流浪狗寻找新家。如果暂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家,这些狗可以一直在心理中心居住,直到被人领养。 米兰的话 米兰现在在美国成了名人,当被问到成为公众人物的感想时,他回答说:“我来自墨西哥。我很荣幸能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