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4版: 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初磁州窑孔雀蓝炉

钱汉东


  磁州窑是我国瓷器的重要产地,烧造时间之长,产品之多,影响之大,为后人所关注。  

  这尊孔雀蓝香炉产自明代早期磁州窑。孔雀蓝香炉为出土之物。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炉内外均施孔雀蓝釉,厚唇,炉身朝外自然敞开,呈喇叭状,炉身盛开三朵黑釉葵花,视觉效果突出,四周配上茎叶,主次分明,画面剩余空白处采用席纹补白,笔意流畅,构图精巧。香炉圆底露胎,留有修胎的痕迹;炉腰下有凸起圈,圈下外装饰三只浮雕型如意足,特色鲜明,十分大气。

  香炉所用的“孔雀蓝釉”又称“法蓝”,它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孔雀蓝釉原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期间的商贸往来时被带到中原,金、元民窑陆续仿制,但钴料发色明显偏黑。明以后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蓝釉,釉色鲜艳,清澈透明。孔雀蓝或于白釉器上二次施釉烧制,或在素坯上直接施釉烧制。

  孔雀蓝香炉所绘制的向日葵原产地为北美洲,可能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带进的物种,向日葵寓意向往光明,深受华人喜爱。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称为“丈菊”。原文云:“丈菊名本番菊,又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此后,向日葵很快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有诗云:“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望着香炉上的向日葵,我时常想起著名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给人带来滚滚热浪,浓烈的金黄色彩,在有力的,雕刻般的笔触里,我们感受的分明是画家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的激情,旋转不停的画笔以及他的智慧和灵气。而孔雀蓝香炉上的向日葵也一定有着制作人暗藏的密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还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

  磁州窑古属燕赵故地,自古即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赞誉。它为磁州窑陶瓷粗犷豪放、雄健浓厚的艺术风格提供了肥沃土壤。磁州窑陶瓷“化土石为神奇”,处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作为北方民窑的代表,磁州窑陶瓷装饰内容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故事等。诗词与书法手段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瓷器的装饰技法和文化内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