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诈骗犯罪出现三大特点
本市案发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姚丽萍


  本报讯 (记者 姚丽萍)市一中院近三年共受理一审金融诈骗案件21件,其中2004年为4件,2005年为7件,同比上升75%;2006年达到9件,同比上升28.6%,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日前召开的“惩治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研讨会”透露,本市金融诈骗犯罪呈现三大特点——

  案件类型日趋复杂

  21起金融诈骗案件涉及6项罪名,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及信用卡诈骗。其中,信用卡诈骗居首位,达11件,占到金融诈骗案件的52.4%;其次为金融凭证诈骗案件,有4件,占19%。同时,有7起案件的罪名交织,1起案件中被告人同时犯有2项以上罪名。

  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21起案件涉及犯罪金额共30323.5万余元,平均个案犯罪金额达1444万余元,其中犯罪金额超过3000万元的案件有5起,个案最大犯罪金额已逾1亿元,远远超过司法实践中掌握的“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21起案件共涉及被告64名,其中2人以上共同作案的案件有13起,超过案件总数的六成,个案中人数最多的达到8人,作案过程组织严密,属于复杂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部分案件涉及境外犯罪团伙,存在国际犯罪集团策划作案的可能。

  如何防范信用卡诈骗,研究报告也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 加强对商店收银员的培训。案发情况表明:多起信用卡诈骗案案发,是因为收银员起疑,认真核查了信用卡资信情况,致使被告诈骗行为暴露。但被告犯罪行为屡屡得逞也说明,一些商家缺乏应有的警惕,对信用卡消费审查不严,因此,急需加强对商店收银员的培训,规范信用卡消费结算的规范操作程序。

  ■ 完善信用卡消费市场的技术支持体系。今后几年,信用卡消费市场还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才能保障信用卡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为此,要提高POS的科技含量,增设信用卡真伪鉴别功能和透支金额显示功能;对发生大额透支消费的交易,要及时以短信或其他方式通知信用卡实际申办人;金融机构技术体系要即时反映信用卡资金的运转情况,对于短期内大额资金频繁支出的信用卡,及时稽查业务。评论 071027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