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速写 张培础 |
我已记不清自己孩提时是如何开始画画的,却见识了我5岁小孙子画画涂鸦的人之初。孩子用笔到处胡乱涂抹一通的初始,肯定远在学习写字之先。相比之下,识字、写字是一种理性化的认识手段,把自然的物象或含义,符号化地进入儿童的思维活动,加以存储,终究要繁复、枯燥,而画图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表达。孩子们用图画表达对外部世界纯真的感受,物体、物象,甚至于什么也不是的一团乱线,那也是情绪和感情的宣泄,从手指的舞动中享受涂鸦的快感。再大一些的孩子,会边画边自语地编撰他自己心中的故事,即使矛盾百出,却也自得其乐,这无疑是玩具之外的另一种游戏方式。正是制约于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成人无法比拟的童趣和纯真,产生一种稚拙美感,打动着人们的心灵。而它的表现形式是线条,这些无遮拦无次序无造作的线条,不正是隐喻着速写的源起?再追溯到数千年前,论及人类之初绘画艺术的起源,无论是外国原始洞穴的野牛壁画,还是分布中国各地我们祖先留下的岩画,也大多以线条构建了远古人类祖先的劳动生活和生命迹象。线条的艺术常被诠释为速写表现形式的本质,是否可以此设想,按概念划分人类的绘画艺术初始,不正是源于现在所称谓的速写? 我无意要抬高速写的地位,但在不少画家的心目中,速写确实有着相当的分量。至少在我的心中充满了对速写的感恩。我是一个中国画人物画家,早年在中学美术老师张文祺先生的启蒙下,14岁开始画速写,引领我跨入艺术殿堂,速写贯穿并维系着我的艺术生涯,成为我艺术上的终身伴侣。在我熟识的同道画家中,特别是人物画家,都颇有同感。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速写提高了我们的造型能力,也不仅仅因为速写是技巧层面的表现方法问题,而更感悟到速写是一种修炼,是一种培养锻炼艺术家以特有的视角对社会、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动手能力、持久能力、处理能力诸综合素质的最佳手段。在画家艰辛的学艺过程中养成多画速写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到达艺术彼岸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种共识,速写已成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画家,那么就先从速写开始吧。在数十年风云岁月后,当有一天你回首往事时,也许心中会涌出一句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感恩速写。 (本文为《张培础速写》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