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招聘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广告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7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2版: 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

谭文焕 阿良

  本版插图 杨宏富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小学里,我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实现了一个新的人生梦想……

  1、不由自主地迈进校园

  1996年,我61岁时从上海宝山县罗店中心小学教师岗位上退休了,后来我迁居到徐汇区的上中西路。退休后,我每天读书、看报,坚持晨跑。

  有一天,我晨跑到距家约4公里的莲花路、银都路口,一块“云海小学”的牌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或许是43年教师生涯的惯性作用,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使我不由自主地迈进了校园。

  这是一所设施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四合院式的平房教室,围着一块不大的操场。两副篮球架显然已陈旧,一杆国旗却挺立着迎风飘扬!我看到有几百名学生正在操场上玩耍,清脆的童声犹如树林里的群鸟在欢唱。我的心头一热,产生了立刻投入进去的冲动。但转而一想,人家是不是需要我这个退休老头呢?

  我动了心,决定去找校长。

  在一间简易房的办公室里,云海小学沈校长接待了我。

  我对沈校长说:“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很开心。我做过43年教师,小学各科的语文、数学、画画、音乐、体育都可以胜任。从1960年以来,我连续多年获得过上海市儿童教育优秀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园丁奖”及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不信,我明天拿给你看。”我这样“自吹自擂”,不是出于虚荣,而是生怕人家不要我呀。

  可沈校长听了我的话,表情却有点尴尬,他委婉地表示:这里的教学条件很艰苦,经费也有限……“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我一下子明白了沈校长的难言之隐,脱口而出:“我不是来挣钱的,我愿意免费教孩子,只是想和孩子们在一起!”“你是……义务来上课?!”“是呀,我习惯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沈校长惊诧地久久凝视着我的眼睛……

  2、“三脚猫”和“全能老顽童”

  沈校长高兴地接纳了我。但在第一个月,沈校长却仍然给了我600元的工资,我当然不能接受,一番推辞,我收下了200元的交通费。

  刚到云海小学,我教的是语文课。我发现,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比较差。这也不奇怪,不要说是民工子弟小学,即便是公办小学,现在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于是,我主动提出辅导四到六年级的语文写作课。

  我原以为,农民工子弟大概不太喜欢写作。不料,通知贴出后,竟引来三四十个学生报名参加。面对着这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感到了责任,心中又充满了激情。

  有一个叫史谊昭的5年级学生,写了一篇《含羞草》,主题鲜明,但叙述太简单,缺乏提炼和深化。我就跟他聊。聊什么呢?就聊含羞草呀。从含羞草的植物特性,聊到“社会含羞草”的现象,诸如人的骄傲和谦虚啦,“八耻八荣”的时代意义啦,等等,通过几次辅导、修改,他最终写出了题为《含羞草的启示》的文章。这篇文章后来参加《儿童文学》“芝麻开门”的作文比赛得了奖。

  我觉得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就要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要用自己的语言,决不要生搬硬套。其实,写文章就是写话呀!话人人会说,文章也人人会写,一点也不神秘。大家都来“写话”,孩子们渐渐把自己心中的话变成了文章。

  一段时间后,我鼓励写得好的十多个学生先后参加了华师大、上师大和《儿童文学》举办的作文比赛,有11个学生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学生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家长们也高兴,我也蛮有成就感。

  我本是个“三脚猫”,样样都略知皮毛。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涂涂画画,但由于没人教,画得没有章法。于是,我又开了美术辅导班:教他们素描、线条、构图、透视等美术知识。这些孩子的画在学校宣传廊展出后,顿时引起了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反响。后来,在2006年华师大举办的农民工子弟画展上,我校有5名学生得了奖。

  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差,虽有音乐课设置,却师资乏人,而且仅有的一架风琴还是“半哑巴”。我想:一个小学没有歌声,没有音乐课,简直没法想象。于是,我自己花钱买来一架200多元的电子琴,给孩子们上起了音乐课。不久,近20人的校合唱队建立起来了。后来,我又组建了有十多个孩子参加的竖笛乐队,一块钱一支的竖笛,孩子们能承受。刚开始,孩子们的竖笛吹得像鸡叫,现在已能在学校联欢会上演奏了。由此看来,只要有充分的“营养”供给,农民工子弟的吸收能力决不亚于城市的孩子!

  我与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他们的父母在特定的社会变迁中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发展,因为工作的艰辛,很少有空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可这些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他们应该像校园里那面迎风飘扬的国旗,自豪地高高挺立!

  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忽然有了一种难抑的冲动,两年来与孩子们相处的情景在脑海中一幕幕展现……我铺开文稿纸,一气呵成写了一首歌词。后经多次修改,经校长肯定后我又谱了曲。云海小学的校歌《云海之歌》就这样诞生了。

  “天上的云,大地的海,五湖四海花朵汇云海。

  流动的孩子找到了温暖的家,婴儿找到了亲爱的妈妈。

  贫土里出生的幼苗呀,渴望雨露阳光。

  云海是沃土,流动的种子有了希望。

  ……”

  现在,每当在校园听到这童声欢唱的校歌,我总是激动万分,总感到有一股热血在澎湃涌动。

  我这个“三脚猫”还带了两个班的体育课。看到孩子们衣衫不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次在市场看到蓝色的运动裤,开价12元一条,我“坚决”砍价到8元,自己掏钱为四年级两个班近80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条。看到学生们衣着整齐,动作划一,精神抖擞地喊着口令,我颇有一种率领“学生军”的自豪。

  大家见我具有“多兵种”的“三脚猫本事”,就给我起了个“全能老顽童”的雅号。

  3、用“爷爷式的关怀”教学

  数百万农民工来上海打工,他们的孩子也随之走进了上海。由于过去生活环境的不同,这些淳朴善良的学生也有眼界相对狭窄、作风相对散漫的弱点。怎么才能让他们接受我这个爷爷级城市老师的教学方式呢?这是我曾遇到的一个问题,我解决的方法是用“爷爷式的关怀”。

  有一次上课,我发现女生赵洁在座位上发呆。经询问,才知她因没带吃午饭钱而饿着。我当即拿出5块钱催她去学校食堂买饭吃。想不到,小姑娘却因害羞不愿拿我的钱去吃饭。情急之中,我只得“哄”她:“你去吃饭,我才高兴,不然,我就不高兴了。”学生们看到我真心诚意“请客”赵洁吃饭,都很感动。事后,在他们的作文里,不少学生写了对这件事的感想。

  其实,我给学生饭钱的事,已不止一次,我理解不少学生家长因收入有限或自顾忙活而遗忘了给孩子饭钱。我觉得,对这些民工子弟,我应该像爷爷一样去关心他们。

  但是,我上课时却是非常严肃的,容不得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一次,李辉同学上课好几次讲闲话,还顶撞我,当场,我罚他站了几分钟。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开导他,见李辉有了认识,我主动握住了他的小手,还亲了一下他的额头,就像爷爷对待犯了错的孙子一样。事后,李辉在作文里写道:“这可是我第一次碰到的好老师呀!我心里非常激动,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错误呢?”从此以后,“小捣蛋”李辉上课变成了小模范。

  张文强、焦明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平时就叫我爷爷,我也把他们当孙子看待。那年五一节,我请他俩来家里做客,吃饭、洗澡后,再带他们去玩龙华庙会。不仅买吃的,还给两人各买了一把宝剑和一条练功裤,鼓励他们练武强身。后来,焦明明在作文中写道:“谭老师是我碰到的最好的老师,我们有的叫他爷爷,有的叫他外公……”既然孩子们把我当作他们的爷爷,我就得像爷爷一样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但我更是他们的老师,更要在学习上让他们学出成果。

  4、实现后半辈子的梦想

  经过几个学期的辅导,学生们先后写出了50多篇较有质量的文章。我看着这一摞文笔稚嫩却不乏真情的作文“遐想”:要是能把这些文章编成一本书送给小作者们,该有多好啊!

  太有意义了!我决定行动。

  以后的一个月里,在儿子和孙子的帮助下,一本4A纸大小的《云海小学学生作文选》稿终于初具雏形,我还为文稿配了不少颇有童趣的卡通插图。

  我给校长送了一本,一本留着做底稿,打算用自家的电脑印制100本,分送给学生作者。

  可是很不巧,我先前与大华医院预约的一个小手术已到期,我只得暂时放下学生作文选的事,住进了医院。

  4月的一天,女儿一家三口来医院看我,谈到了那本《作文选》。女婿说:“阿爸,侬现在身体不好,先歇歇,等身体好了再说。”小外孙则机灵地说:“外公年纪大了,弄这本书可以活络活络脑子,就是这本作文选的插图还可以再好一点。”

  想不到,我们谈作文选的事给同一病房的一位叫丁汀的编辑听到了,更想不到是,丁汀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崇明东风农场小学当过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还获得过上海市农场局教卫部门颁发的“自动化中队”的奖状。相同的经历,使我们一直谈到凌晨一点多才歇。

  丁先生建议:这本作文选可以云海小学的名义编印,改版本为32开,印数增加到500本,印制费用相信学校一定会支持。

  在丁先生的鼓励下,我第二天就忍着手术后刀口的疼痛,跑回家里拿了作文选的初稿本给丁先生看。我说:“哎呀,能在这里碰到你,真是有缘。你看看稿本,编书的费用由我出。”

  丁先生看了书稿,出院不久就和沈校长沟通了想法。沈校长高兴地表示:“真是太高兴了,我们正愁找不到人帮谭老师实现心愿呢,编书的费用由学校出。”后来,这部书稿又增补了20多篇文章,由丁先生润色、编排。

  十多天后,正是六一儿童节,在学校的庆祝仪式上,几十个小作者拿到了这本封面很漂亮的作文选,他们个个喜笑颜开……

  这本《希望之花——上海云海小学学生作文选》,带着油墨的清香,实现了我后半辈子的一个梦想!

    口述 谭文焕   撰文 阿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