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日|记| 不要轻视字幕 张晓然 |
10月28日 张晓然 周末去看契诃夫名剧《三姐妹》,圣彼得堡青年人话剧院的演员表演十分精彩,舞美也很有创意。但美中不足的是字幕没打好,大部分的中文翻译台词,都没有对准人物及剧情,使观众的欣赏大打折扣。 话剧爱好者都知道,契诃夫的戏剧不太注重外部情节的冲突与动作,而侧重刻画人物内心的跌宕起伏,以及内在的情感矛盾,因此人物对白十分优美,潜台词极其丰富,令观众回味无穷。 俄罗斯的剧院难得来一趟上海,契诃夫的作品近年来也很少上演,因而大多数观众不仅对大师的戏剧有些陌生,对俄语也远不如其他语种熟悉,所以字幕的运用成功与否,就很关键。话剧不像音乐、舞蹈,主要是听对话,话听不懂,看不明白,舞台上下的交流就产生了隔阂。尽管笔者在观看《三姐妹》之前,先将剧本找出来,重新读了一遍,但看戏时,还是因为字幕的乱七八糟,影响了对演出的理解与欣赏。 国际艺术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国际性。今年艺术节邀请了许多国外剧团和各种表演团体,要让观众尽情欣赏各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翻译工作一定要搭好桥,其中就包括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