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拉扬一听他弹奏就入迷了
——昨访来沪演出的指挥家艾森巴赫
杨建国

  ■ 艾森巴赫昨在上海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近年来,艾森巴赫指责钢琴比赛“埋没甚至毁掉的天才,比挖掘出来的多”这句话,似乎成了名言,在媒体和网络上被广泛引用。昨天下午,艾森巴赫在接受《可凡倾听》栏目采访时说:“我没有说得那么直接,我也是通过钢琴比赛渐渐走上舞台的。”

  钢琴赛中  脱颖而出

  今年67岁的艾森巴赫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在4岁时,目睹了二战带来的灾难,凄惨的景象使我产生了恐惧感,后来,是音乐让我重新自如地说话,表达内心。”10岁时,他在一个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然后受卡拉扬邀请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合作一台音乐会。“那次,乐队排练时,卡拉扬让指挥家乔治·兹尔给我面试。平时,这样的面试只需7到10分钟,但是,他好像入迷了,听了我一个小时的演奏,连演奏员们都觉得惊讶。”那次与卡拉扬的同台演出,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音乐。

  参赛紧张  不利发挥

  由于最初是通过钢琴比赛起步的,所以,艾森巴赫直言,自己不会对钢琴比赛产生愤怒。但是他又说:“每次比赛的获奖者,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选手。因为,选手在比赛时大多会很紧张,难以正常发挥水平,而其中不太紧张的就成了得奖者。”他认为,参赛选手大多是13岁至20岁的青少年,经常参赛形成的紧张感,会影响他们成为职业钢琴家之后的发挥,“我是从这一点上来谈比赛存在的负面因素的,但我并不反对通过比赛来发现优秀人才。”艾森巴赫不愿意看到年轻人参赛时的紧张神态,所以,他从不担任钢琴比赛的评委。

  本报记者 杨建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