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主培育超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 “秋优金丰”易播种 吃口好 唐洁 董纯蕾 |
本报讯(实习生 唐洁 记者 董纯蕾)“勤奋”高产,“健康”耐病,不惧风雨,易种好吃,上海自主培育的超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秋优金丰”昨天下午获得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秋优金丰”在闵行、松江、嘉定等地的近万亩田头“安居乐业”,经专家在5个点共计50平方尺的实地测产,每亩的收成“毛重”850.2公斤,“去湿”后的亩产量也足足有728.4公斤,较其他在全市大面积种植的稻种多收近180公斤。 10月底是“秋优金丰”的成熟季节,今年已是它在上海度过的第四年秋收:继2003年选育成功,去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审定并示范种植300亩之后,今年它已在全市推广到9770亩,无疑是一次大丰收!农民郭老伯对如此能干的“金稻子”赞不绝口:这种稻子种起来省力,可以直接播撒,产量又高,而且吃口好。郭老伯今年种的325亩“秋优金丰”为他多赚了57000多元。负责育种的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了更权威的数字:近万亩“秋优金丰”的平均亩产量超过650公斤,比“同行”高产100公斤,总共可多收稻谷100万公斤,利润增加190万元。它在米质上也达到农业部优质米一级标准,适合市民的“胃口”,可以称得上是新一代的“全能米”。 更难能可贵的是,亩产很高的“秋优金丰”,在今年前几个月经受住了多次恶劣天气和流行病虫害的考验。“母亲”是纯粹的粳稻,“父亲”是有籼稻“血缘”的杂交稻,“秋优金丰”在选育过程中不仅通过“整形”提高了成穗率和结实率,而且引入了抗逆基因,对付风吹雨打和害虫有一套。今年夏天的两次强台风和大量雨水,都不足以“干扰”或打倒它,“秋优金丰”照样增产高收。条纹叶枯病今年在农田里颇为流行,它也挺了过来,而且不太费农药,既环保又经济。 据介绍,“秋优金丰”已被列为本市水稻主推广品种。明年不仅会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改善种子质量,而且要充分发挥它适宜机器插秧、水中直接播撒、抛秧等“摩登”优点,预计将挖掘出更大的生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