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与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啥开洋腔

秦武平


  某位地方官员在正式场合用英文致辞,翻译则在旁照念早已拟就的中文稿,近日一个如此新鲜的场面让我“大开眼界”。在场来宾多为中方人士,起初尚有人欣赏此官员开洋腔的勇气,接着便有不少人窃窃私语,颇多微词。

  起初的3分钟,多数听众以为这个官员只是“秀”一把英文开场白,向零星几个洋嘉宾致意一番而已。没想到这位领导“秀”兴甚浓,原本准备的英文翻译,只好客串当起中文翻译,这让在场的人渐现审美疲劳。立马有人在台下不客气地指出,作为官方代表发言,何必开洋腔!如果想与老外拉近距离联络一下感情,台下私人场合讲英文也为时不晚,又何必在众人面前生硬显示外语才能。更多人则想不明白,难道英文也成了考核干部的一个指标,迫使个别官员不分场合开口练英文?

  或许有人说,官员若能有自信在公众场合说英文,这样的干部多新潮呀,能与国际接轨嘛!真是这样吗?很多英语流利的法国人,在正式场合都拒绝说英文。有次在欧盟举办的会议中,一位法国人用英语发言,惹得在座的法国总统愤然离席,情愿失礼以示抗议。对法国总统来说,在正式场合不讲母语,才是最大的失礼。

  这位地方官员在国内正式场合大“嚼”ABC,是否也属失礼?官员在国内公众场合不说母语,这肯定不是“与国际接轨”的规矩。眼下,英文在国内地位越来越高,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晋升的职称的考试都不可避免要考英文,但这并不说明英文有取代母语的必要。作为一方官员代表,说好普通话比学英文开洋腔肯定更重要,否则老百姓不知道阁下所言为何,岂不失了群众基础?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