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味 兰州灰豆汤 巴陵 |
|
◆ 巴陵 在南方,豌豆很少有灰色的,也没有灰豆一说,我不知道灰豆为何豆。生活在兰州的王长伟兄告诉我,兰州不产灰豆,做灰豆汤的豆子是豌豆的一种,叫麻色豌豆。我就糊涂了,没有灰豆,却把麻色豌豆叫成灰豆。后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它是以颜色而命名的。具体做法是将麻色豌豆在铁锅中熬至半熟,加水、食用碱、红枣等佐料,文火煮成稀糊,颜色慢慢变成灰色或者褐色,即可出锅,吃时加白糖调味,去碱枣气息。 在兰州,灰豆汤是一道普通的小吃,夏日冷饮祛暑、冬日热食滋补,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四季佳品。很多街头巷尾的小店都可以做,但是味道却各有差异。 王兄为了接待我的到来,从连城赶到兰州,提议去出尝尝杜维成灰豆汤。灰豆汤端上桌,汤汁特稠,像煮糊了的粥,表面结了皮。这也许是兰州早晨的天气比较冷,食品冻结快。推到我面前,闻到一股香味,香味里带着粉腻和水分,又非常的清新怡神,有要清醒我睡意的架势(早晨到兰州,路上一晚没睡好)。我以为灰豆汤必须煮稠,豆子要炖烂炖化。轻轻用勺子舀点,放入嘴里,粉粉的颗粒,带着微甜,轻轻一吸,感觉到可以喝动的汤汁流向,缓缓进入嘴里,漫上舌尖,激起味蕾。再是大枣的甜味,是需要仔细去品味的。 吃过几勺,稠稠的灰豆汤渗透出汤水,看上去清澈见底。灰豆汤不是非常稠,豆子也不是非常烂,稠汁浮于表面,炖烂的豆子飘在上层。我思考过这些问题,一是重力作用,整粒的豆子下沉;二是兰州冬天气温低,表面物质容易冻结。再细细品味豆子,一颗颗吸进嘴里,不用牙齿嚼就融化,剩一点豆皮,感觉到豆子的质地和味道。 喝了那一碗灰豆汤,记忆里有无数颗豆子在动,很想再喝一次灰豆汤,好好品味它的感觉。 图片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