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法治视窗
 第A10版:广 告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投机型地王即将退场

董琳霞 房蓉


  “39号令这把利剑,让那些投机取巧,利滚利的所谓‘地王’不复存在。”曾就职于多家国际顶尖基金公司的沪上某资深房地产投资专家表示:“之前,开发商只需支付土地全额出让金的30%就能锁定全副地块,开发商自有资金一般在20%—40%左右,交出土地出让金的首付款之后进行分批开发,随后的款项利用建筑商垫资或企业信用贷款取得,整个过程中,开发商只需拿出首付土地款便能轻轻松松变成地王”。

  这位资深房地产投资专家为笔者列举了一个实例:一幅1000亩的土地,单价100万元/亩,整块土地出让金10亿元,通过招拍挂拿下土地的开发商只需先拿出3亿元的首付土地款锁定整幅地块,由于土地款付清70%后才能开工,余下的40%土地款部分开发商会让建筑公司先垫资,待预售获利后予以偿还并结算工程款;有些开发商则凭借企业信用向银行贷款,在分批开发并销售的环节中分批获利,最终还清整幅土地的出让金。由此可见,在整个拿地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商只需拿出自有资金支付3成地款,随后都是通过垫资、信用贷款等方式实现利滚利,最终获得高额的销售利润。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顾云昌表示: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由于没有对土地出让金何时支付进行精确规定,绝大多数开发商几乎都能通过少量支付出让金获得大块土地,并用土地杠杆质押贷款,用土地杠杆来撬动银行资金滚动开发,对开发商暴富与推高房价提供了核心的条件。由此“地王”纷纷露脸,大量土地出让了却不开发。由于对市场未来预期看好,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开发商高价取地的现象不断发生。7月24日,长沙1178亩的新河三角洲地块由北辰实业和北京城开集团以92亿元的天价联合竞得,开创了中国地王的新纪录;8月24日在上海,苏宁环球以楼面地价66900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上海南京路一地块,令业界匪夷所思。

  “39号令”颁布后,这种操作方式将被明令禁止,开发商洗牌在即,拓宽新的融资方式迫在眉睫。(董琳霞  房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