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博物馆何处安身? 给3万件珍贵文物找个“家”,两个选址方案待定 林明杰 |
|
本报讯(记者 林明杰)上海历史博物馆将在何处安身?本报记者今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获悉,目前有两个方案待选。 上海历史博物馆居无定所是历史难题。1983年,上海在上海市农业展览馆的第5馆设立了上海地方历史陈列室,1985年扩建为陈列馆。1991年,陈列馆迁入虹桥路1286号,并正式命名为上海历史博物馆。此时,博物馆已收藏有从远古到近代的文物近3万件。然而2002年虹桥路场馆租借期满,博物馆被迫关闭。至今大量馆藏品分散在4处。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召开,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选址更显迫切。上海市政府将历史博物馆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后,徐汇、黄浦、杨浦和闵行等区都表示愿意提供场地。 有关部门研究后认为:历史博物馆应选在中心城区。她既是城市的一个有机体,代表城市的发展,也要方便市民参观;历史博物馆应落户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内。老建筑丰富的文化积淀可与博物馆陈列相得益彰。 首选方案 原工部局大楼 原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位于汉口路193号,被公认为是建筑用途和建筑风格统一得最好的建筑群和上海最优秀的近代建筑。这幢大楼1922年11月16日竣工交付,占地4823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5.6平方米,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全部石砌,大楼外观综合了罗马古典主义风格、英国巴洛克风格和仿文艺复兴时期风格。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作为国民党市政府大楼。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在这里升起国旗,一度用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 但利用老建筑改建博物馆也有不利之处:这些大楼并非为博物馆专门设计,其建筑结构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博物馆的各项功能需要,需采用现代化手段改建和扩建。 备用方案 徐汇龙华地区 天钥桥路和龙华西路交叉口的西北侧,早在1954年就是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的规划用地。原规划用地沿天钥桥路长约279米,沿龙华西路长约173米,占地面积约1.6公顷(约24亩)。此次徐汇区政府允诺沿天钥桥路还可向北延伸150米,使总面积达到2.3公顷。 这个方案的不利之处在于:新建筑本身缺少文化内涵,且建筑设计要求高,投入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地理位置相对较偏。 评论 0711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