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 通向F1第一步 |
卡丁车意为“微型竞赛汽车”,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加州。最早的卡丁车结构十分简单,几根钢管,1个塑料车架,1台锄草机发动机,4个车轮,便可组成一辆这种赛车。 卡丁车缺少复杂的齿轮结构,也没有悬挂,但有可通过按钮操作的启动器,水压盘式制动器,以及能够测量平均速度、重力等相关数据的小型电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纳尔逊这些年轻车手参加的幼年级别赛事中,卡丁车排气量为60cc,时速在80公里左右;年龄在12岁上下的小车手可以参加中级别赛事,这一级别的赛车排气量100cc至125cc,时速120公里,赛道一般长1公里。年龄更大的青少年车手可参加时速更高的高级别赛事。 车手将在卡丁车比赛中获得经验和各种赛车知识。技术人员会根据赛道上的天气状况,抓紧赛车进站加油的短暂时间,进行紧急修补、调整扭力杆、更换轮胎等操作。车手还能在参加F1赛事前获得轮胎测试和轮胎选择的经验。 海恩斯认为,车手能够较早接触这些具体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像汉密尔顿那样的车手能够表现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F1历史上首位华人试车手——荷兰籍华裔董荷斌虽然从14岁才开始接触卡丁车,但进步速度惊人,很快崭露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