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过那条长长的峡谷

黄阿忠


  我走过的那条长长的峡谷,在甘肃陇南成县往西十三公里的天井山谷。当地的人叫它鱼窍峡,古称西狭。

  去峡谷那天刚下过雨,西狭的天色因此格外清朗,空气也显得有点湿润。此地虽是西北,然一过齐寿山分水岭,其水系便属长江流域,故而水源甚盛,植被葱郁,颇得江南山水之韵味。雨后西狭积水更是充沛,一入峡谷,但见飞瀑悬于山体,涧水汩流谷底。于亭中观瀑,瀑水像是一匹白色的丝帛从山崖挂下,其声轰鸣犹如布机穿梭,其貌飞扬好比白龙起舞,其水珠溅散如雾似有七彩淡淡隐现。此中丝帛之色,机梭之声,七彩隐现之境,谓真自然矣。立栈道听水,涧水绕卵石涓涓而流,淅淅之声连绵如丝竹,稍有落差,水自上而下,水流汩汩趋疾,叮咚声响不绝如琴瑟。此中水流缓急产生悦耳之音,可谓真天籁矣。

  一路观瀑听水,思想开去,以水而悟得,人生亦当如此,厚积而发,顺其自然,必得七彩之境,处事把持声、色,不失天趣,乃有丝竹、琴瑟之音。

  沿峭壁筑起的栈道前行五里,有一泓清潭,相传潭中隐黄龙腾跃,因而被叫作“黄龙潭”。峡谷在黄龙潭拐了个弯,向南而去。黄龙潭直立的峭壁镌有“惠安西表”,以颂武都太守李翕整治峡谷之伟绩,因石刻靠积潭,俗称“黄龙碑”,随峡谷之名而曰《西狭颂》。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刻碑始,《西狭颂》至今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其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齐名,并称“汉三颂”,是驰名海内外的汉隶佳作。《西狭颂》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摩崖碑文。西狭以摩崖石刻“惠安西表”而名颂天下,石刻则以居险峡,峻峭而得留存千年。石碑不仅记载了历史,同时又留下了那结体端庄大度、气势浑然天成,笔致稳健舒展,且刀痕清晰和天趣自得的大字,又同样记载了书法的演化。由此看来,《西狭颂》为历代书家推崇,不无道理。

  我站在峡谷的拐角处往东看,十几个农民正在谷底的乱石堆中翻找,一会儿,他们背上的竹篓里装上了石块,排着队将石块堆摆到栈道旁,加固着悬崖旁的道路。我忽然想到,当年武都太守或许也是这样带领山民在谷底敲凿,然后背运着石块,走过这条长长的峡谷,慢慢地,慢慢地堆筑着栈道。也因此留下了让我们激动不已的《西狭颂》。如今,我正走过武都太守曾经铺筑的,而今又不断整治修理的栈道,看到了峡谷两旁的摩崖,看到了飞挂的瀑布,也看到了浑然大气的石刻。几千年来,山,看上去好像岿然不动,但地壳运动、山体变化,不变却是相对的;水,照样不断地流,由西向东,流动的永远是新的;字,我们今天还在摹写《西狭颂》,但回头看去,书法已走过了千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