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健挺拔 纵横飘逸
——郑簠的书法艺术
童衍方


  在清代书坛中,郑簠是一位极有成就的隶书大家。清梁山献《论书帖》称“郑簠八分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日前,笔者在香港艺术馆观摹虚白斋所藏的中国书画作品时,见郑簠隶书精品一件,雄健挺拔、纵横飘逸,颇可玩味。

  郑簠隶书五言绝句(见图),纸本,纵171厘米、横56厘米,诗曰:“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唐卢仝新月绝句一首,甲子三月上弦日偶书,谷口郑簠。”钤白文印“郑簠之印”、朱文印“脉望楼”、起首钤朱文印“书带草堂”,时年为1684年,郑簠63岁。

  此隶书轴柔中含刚,形神皆妙,笔势开张,纵横舒展,字里行间自有一股超脱豪放之气。其书往往重笔后调锋转出,能重能轻,能收能放,颇显灵动。翻笔则稍重一蹲,得势越起,生动而饱满。贵能于平正中寓奇险之姿,并极富装饰性。如“卷”、“出”、“玉”、“光”等字的上下左右呼应,“帘”字的左右相让,均灵机妙绪,应腕而出。“箔”字的上部,“钩”字右部因笔势转换而留下的牵丝,均天真流露,道合自然。

  郑簠(1622一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能医、擅篆刻,尤工隶书,其书初学宋珏,后溯流穷源。摩挲汉碑达数十年,于《史晨》《曹全》二碑致力尤深。曾广收汉碑铭拓,“家藏古碑,积有四厨,摹似殆遍。”郑簠的隶书在传统基础上,跳出既定的模式,在隶书中融入草书笔法,波磔疏宕纵逸,撇捺收放自如,铸成别具一格的“草隶”。

  郑簠的“草隶”,颇多追随者,如万经、张在辛、朱岷等均法汉碑而兼得于郑簠。而不少活跃于扬州地区独具个性的书画家,其隶书也受郑簠的影响。如比郑簠小20岁的石涛,及高凤翰、金农、郑燮等人的隶书也均见郑簠气脉。其书风之传承,可见一斑。

  郑簠此书录唐代诗人卢仝的《新月》诗,卢仝自号玉川仙子。好饮茶,其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亦名《饮茶歌》,诗文二百余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乃饮茶诗中的千古绝唱,历久不衰。卢仝也喜咏月,其另一首《月蚀》诗则更有名。《后村诗话》曰:“唐人多传卢仝留王涯第中,遂预甘露之祸……仝处士于人于怨,何有此谤?然平时切齿元各逆党,《月蚀》一诗脍炙人口,意者群阉以此害之。”此说推测,卢仝的遇难是因作《月蚀》诗而惹下的祸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