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与槜李 尹荣方 |
李与桃向来齐名,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人知道,《诗经·国风》亦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投桃报李”一语大约就出于此。 然时至今日,桃之声望似远过于李了。不说桃花李花,且说桃子李子。我看现在上海市场上,桃子遍地,无锡水蜜桃、浙江玉露桃、南汇团桃、太仓蟠桃等,可谓琳琅满目。李子呢,则似难得一见。 桃显李隐,还表现在某些民间信仰、民间风俗上。桃很早就沾上仙气,据传吃了益寿。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桃乃仙界上品,凡人若吃得一枚,即可长生不老,以至民间祝寿常用桃,要吃糯米做成的“寿桃”。 我读古书,发现李在古代,也曾被人们神化,如《搜神记》里有人回忆在庐山吃白李,感觉时间不长,然实际已过去三千年。又《广群芳谱》引《集真记》说西王母居龙月城,城中产黄中李,王母非常珍惜,过于蟠桃。 然而,李子作为仙家之果的传说似未被民间传承。李子在民间的口碑远不如桃子。中原一带百姓语称: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民间又称李子“饱含伤人”。 李子维生素含量少,纤维质多,的确不宜多食,然它亦具清肝涤热、生津利水之功效,为医家称道,所以,若有李子上市,我总要买来尝食,其产地、品种则根本搞不清楚。李子给我的感觉是个儿小、色泽黯、滋味一般,似远不及桃子。《世说新语》谓:王戎有好李,拿到市上出售,怕人得其种,常将李核钻坏。又《晋书·王济传》说和峤吝啬,家有好李,皇帝来要,也不过给几十枚。王济候他上朝时,率一班少年到和家园中,将树上李子全部吃完,又伐树而去。 读了这两个故事,我知道世上好李原有,李子与桃子比肩,原来应属当然,大约因为李子不如桃子能养人,人们渐渐疏远了它,故于栽培养育上不甚着力,造成今日难与桃比的局面,这是李子的不幸,然也未尝不是我们自己的不幸:吃不到真正的好李了。 近日读清人吴骞《拜经堂诗话》,始知上海附近嘉兴所产之槜(音最)李,是李的最有名的品种。且将吴骞之语今译如下: 李的好品种,莫过于槜李,生时青,熟时红,甜美多汁。每颗李上必有一爪痕,相传美人西施曾掐之。造物之奇,真是不可以理来推究的。竹垞 (指清诗人朱彝尊)《槜李赋》说唯嘉兴县东面的净相寺有之。寺里和尚因为苦于官吏的骚扰,将李树砍了,现其种流传尚不绝。……余儿时曾食,叹为独绝。 吴骞的这段话引起我极大兴趣,于是又查了一些书,方知这槜李,《越绝书》就有记载,可见极为古老。又传说称,吴王曾醉西施于此,号“醉李”。然则槜李不仅滋味绝美,又有西施传说为其增色,竟不能大行于市,在我总觉得不可思议又遗憾多多。然我又相信李之内质原不逊桃,其民俗蕴含,或更有过于桃者,在我们这个重嗜欲,又重“文化”的时代,李的崛起大约还是有希望的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