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移民·留学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3版: 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梭|时|空|
城市与人

剑箫


  我们到野外旅游,总是希望看到有山有水的风景。虽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但有山有水,岂不是更有包容性?即使是独钟于山,恐怕人们也未必希望看到一例的高山,比如在海拔多少多少米一线排开多少多少山峰,比如像黄土高原那样的缺少层次。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最讲究物象的差异性和流动性,最忌一览无余,平铺直叙,否则,气韵生动便无从谈起,也就丧失了精、气、神,再好的风景,因此变得审美疲劳,面目可憎。

  城市的布局和营造,和画画也差不多,需要起伏感和流动感。世界名都,大都有河流穿城而过。巴黎、伦敦,虽然矜持地宣称拒绝六层以上建筑,然而,它们并没有把埃菲尔铁塔、大笨钟和新潮的摩天轮推倒。一个城市的和谐,不是靠统一的营造格局来完成的,而在于人和城市的亲和性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比如安全感、方便感、舒适感、空间感等等。

  我把那些世界特大型都市里的高楼大厦看作是“山”,那么“水”又在哪里呢?应该说“水”就是那些穿插、渗透、散落乃至点缀于“山”周围的民居。它们基本上只是二三层楼高,有时还以街坊的形式存在。

  这是城市当中最温暖、最亲切、最富生气、最有活力、最具流动感、最含文化意味的地方。它像水一样地滋润着大地,使得城市充满生命的气息,使得那些钢筋水泥丛林不再单调,使得城市栖息者变得更加自由,使得城市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在上海,这个“水”,就是弄堂。

  保存弄堂,就是保存上海土著或准土著,就是保存本地文化传统,就是保存以“上海元素”为特征的城市!  ◆ 剑箫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