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顿的《我们像野兽》 曹建泉 |
半年前我在电脑上读完了何顿的新作《我们像野兽》,此前我很少在电脑上读长篇小说。原因有二:一是长时间面对视屏这个发光体,眼球受不了。二是总觉得读铅印字和读视屏的文字感觉不一样。何顿在电话里说,我这部小说写得很猛的,发给你看看。作为朋友,我当然只好打开电脑,眯着眼睛看。不料一坐下,竟离不开了,接下来时而叫绝时而大笑,这种阅读快感先前只在读王小波时有过,只是王小波已英年早逝,何顿还威猛地活着。 与朋友闲谈之余,又免不得谈起他这部小说,不知何故我总是把小说说成《我们像畜牲》,我说何顿又写了部小说叫《我们像畜牲》,对方的表情也总是惊诧得很:什么,我们像畜牲?我便为我的健忘呵呵地笑。事后一想,我并没有错到哪里去,或许还正挑明了此书的核心所在。何顿在小说的开篇便借小说人物之口,这样叙述道:“我们是一群混蛋,不是谦虚,是的的确确的混蛋。”这便是此小说揭示人性恶的用意抑或中心思想什么的。畜牲是骂人的话,混蛋也是骂人的话,所以说畜牲比较混蛋不会恶到哪里去。 打开书本,想看的就是一个清纯友爱的世界,用好人来麻醉自己,所以很多人很害怕看到真实,作家们也喜欢用隐晦的艺术象征来规避,读者则被训练得更习惯于在那些刻意幻想而来的作品中,求得精神的平衡与解脱。而何顿则在此书中将残酷的真实,如同剥笋子皮一样,一层层血淋淋地剥给人们看,且笔调粗野狂放,使得作品更为生动,幽默,有趣,看完又不得不为之震撼。 《我们像野兽》无疑是何顿的第一部长篇《我们像葵花》的姊妹篇。如果说《我们像葵花》以“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结尾,来象征一代人的理想和精神幻灭的话。《我们像野兽》则接踵而至地以铁锤般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质社会的画面。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精神追求的社会中空,很快为金钱至上的观念所填补,人们在物质社会中所暴露出的兽性的一面也就更为本质了。当书中人物理想和追求幻灭之后,转而将对事业的激情用于对金钱的追逐上时,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公德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