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 · 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宋两家族,半部上海史

李天纲


  400年前,上海最有名望的家族,是“阁老”徐家。徐光启住在城里乔家浜,三进大屋,最后一进是一排九间的楼房,人称“九间楼”。徐家是“望族”,但不能称“富豪”。明末上海首富是坐拥豫园的潘家,潘家占北城的一大片,比较起来,徐家只有南城一隅,所以人称“潘半城,徐一角”。徐光启是明末的“廉吏”、“忠臣”。清朝人修《明史》,称他是“盖棺之日,囊无余资。”意思是家境窘迫,死后没有余钱安葬。徐光启死后多年才下葬,在徐家汇的陵墓造得很逼仄,就是这原因。徐光启的名声是“文豪”,不是“富豪”。提到徐光启,人们想到的是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还有中西文化交流重镇“徐家汇”。

  上海有天主教,自徐光启始。1608年,徐光启请来了意大利人郭居静,为自己的父亲举行天主教葬礼。这是上海人初见“西洋人”,第一次竖起“十字架”,第一次用肃穆的“祷告”代替披麻戴孝的“哭孝”。据说那一天,徐家有二百多个亲眷朋友受洗入教。关于上海的第一座教堂,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637年,意大利神父潘国光,用了徐家的宅第做教堂,就在“九间楼”里。另一种说法是1640年,徐光启四孙女玛尔第纯嫁入豫园潘家,在她的资助下,潘国光买下了潘家在安仁街东面的豫园“世春堂”,改建成上海第一座教堂,定名为“敬一堂”。

  入教前,徐光启的独生子徐骥生养的都是女儿,不能接续徐家的香火,他想过自己娶妾生子。入教后,徐骥连续得了五个儿子,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徐光启墓前,有五个孙子陪葬,上海的徐家汇、董家渡,住了众多徐氏后裔,松江、青浦、奉贤、川沙,也都有徐家的子孙。徐氏后人,很多在文化、教育和科技领域声名卓著。

  清末民初,徐氏有一偏支崛起于上海,那就是嫁给美国卫理公会华人传教士宋耀如的倪桂珍及其儿女们。倪桂珍的母亲出自徐家,按各种资料:倪桂珍的父亲倪蕴山是圣公会的牧师,徐家的塾师,被招为女婿。倪蕴山有三个女儿,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从波士顿回来的留美学生牛尚周和温秉忠。牛、温和宋耀如在波士顿相识,经他们撮合,宋耀如和上海裨文女塾学生倪桂珍要好。宋倪结合,生育庆龄(适孙中山)、霭龄(适孔祥熙)、美龄(适蒋介石)三姐妹,子文(任行政院长)、子良(掌金融业)、子安(从事实业)三兄弟。

  2003年,徐汇区政府新建“徐光启纪念馆”,在我们几个徐光启研究者的收集和建议后,蒋中正题“科学导师”(1933),及宋子文、孔祥熙、孙科的题字,被收入碑刻集林。1962年,台北出版蒋中正题《徐文定公家书墨迹》,宋美龄序称“外王母徐太夫人乃文定公第九世女孙”。还有,听宋庆龄一口地道本地话,都让人记起“宋氏王朝”的一支源头确在上海徐家。徐氏和宋氏,不止是一脉相承的血缘联系,还有他们和西方文化的密切关系。4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我们观察上海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徐、宋两家族,半部上海史。

  明请读一篇《徐光启与徐家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