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 · 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成多青年农民工认为上海人友好
——请看本市有关部门今天提供的一项专题调查报告
施 捷


    18岁至36岁已在上海就业的外来青年农民工,他们对生活、环境、生育意愿等方面有哪些“心愿”?

  本市有关部门今天提供的一项专题调查报告,给出了一些基本的信息。

  文化程度  来沪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以来自安徽、江苏、四川为最多。抽样调查显示,来沪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7.7岁,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1%,高中占19.5%,初中及以下的占75.4%。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位于来源地前3位的是安徽、江苏和四川,分别占31.8%、18.5%和10.2%。

  工作状态  青年农民工对在沪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调查显示,就业机会多是青年农民工来沪的首要原因,他们在沪工作状态总体比较稳定。他们在目前岗位上持续工作了1至2年时间的占32.3%,2至3年的占22.1%,3年以上的占27.6%。有超过95%的人比较认可目前的工作状态,感到“比较满意”的达45.8%,10.5%的人感到“非常满意”。

  他们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接受过与目前工作有关的劳动技能培训,有六成以上的人则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培训。

  生活状态  青年农民工来沪后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调查称,62.4%的青年农民工月工资收入在1000元以上,13%的人超过2000元。他们中认为来沪工作后在休闲娱乐、伙食、穿着和日常消费方面有所改善的比例分别为13.1%、52.5%、51.1%和46%。95%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态比较认可。

  认同上海人  青年农民工对上海本地人比较认同。来沪青年农民工有六成认为上海人比较友好,七成则希望能与上海人有更进一步的沟通。其中1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新上海人”,有23.3%的人认为自己已是“半个上海人”;有35.4%的对象有选择长期居住上海的意愿,而通过打工挣了钱就回家的比例为21.6%。

  生育意愿  青年农民工的生育意愿水平与户籍人口基本接近。有65%的青年农民工希望生育1个孩子,希望生育2个孩子的占26.1%,另有6.5%不想生育小孩(2003年抽样调查结果,本市户籍人口平均生育意愿为1.17个孩子)。有近七成被调查对象表示“生男生女都一样”。此外,处于恋爱期的青年农民工对“择偶标准”的认定,排前3位的是人品、感情和能力。

  本报首席记者 施 捷

  评论071106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