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老人的心田干涸 吴莉莉 |
日前有事,我从山阴路坐旅游某号线去徐家汇。车停横浜桥站时,听得站下有女声问:“70岁以上的老人要买票吗?”车上的售票员说:“这是旅游专线,要买的。”下面的大约没听清,还在问,司机就开口了:“让伊上来再讲,不过是3块钱。”先上的是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伯伯,着一身浅灰格子的西装,蛮有风度的。陪同的女士也五十多了,坐定后,售票员捏着票夹过去,刚才车下的一番问答又重新响起:“旅游专线要买票,报上没登过么?”“阿拉轿车也乘得起,3块钱算啥!”女乘客票是买了,但心里却并不舒畅。“专线车从来勿优待格,随便啥人都一样。”看到他们一句来一句去,再下去恐怕要吵架了。我正想起来“熄火”,听得老伯开口了:“我不要看别人白眼,这种车子下趟勿乘了。”于是彼此静默,直至下车。 民生、民计关系到黎民百姓的每一天。街头巷尾近日在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车的事,而聊者又多是一些老年人。给老人发放的红色社保卡,是老年人得到了关怀、得到了尊重的神圣凭证,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一件大好事。好事要做好并不容易,不是宣布一纸公文就能了结的。这需要时间,需要理解,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支持。首先是公交公司,人家要赢利,免费坐车的多了,难免经济亏损;其次是上班、上学族,高峰时段大家要赶时间,人多、车挤,迟到了麻烦;再者阿公、阿婆手脚僵硬,上下车没人陪同不方便……但是我们又怎能因噎废食?惠德于老人,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对这一举措,市民应该无保留地拥护。敬老、爱老、惠老,这是社会的共识,民族的美德,而不是重阳节前后的花样文章。关心老人的点点滴滴,是我们每天都要做下去的事。 现今社会人口的出生率很低,老龄人口的数字却一天天增高。幼儿园在不断地关园、并园,养老院的床位却一席难求。中小学、幼儿园放学时校门的闹猛劲,家长们人头簇拥的那份子急切,常让我不知说什么才好;家母、家婆母都在养老院颐养天年,每周去探望老人,只要一跨进大门,那些散坐在院子里、大厅的阿公阿婆们会齐刷刷地用眼光盯着每一个来者,那份无言的目光里含着几多期盼、几多的无奈啊?爱孩子和敬老人的“天秤”平衡了吗?对某些人来讲,“幼吾幼”大概有点“过”了,“老吾老”实在还不及,“及人之老” 那就更不必提了。 感情的心田滋润了,爱的禾苗才能生长。老人也需要爱,别让老年人的心田干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