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 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广告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第T01版:上海地产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2007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嘴姚荫梅

王汝刚


  上海曲艺家协会有个敬老的好传统,经常会去看望一些老艺术家,向他们送去会员们的亲切问候。我曾有幸随同老领导吴宗锡主席拜访过姚荫梅先生。

  姚先生是著名弹词艺术家,说表语言生动,描述细腻,唱腔自成流派,别具特色,他的从艺道路也颇有传奇色彩:出身评弹世家,父亲姚寄梅、母亲“也是娥”都是评弹艺人。三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逝,母亲带着儿子度日艰辛。也是娥为了生活,索性女扮男装,身穿青布长衫、头戴瓜皮小帽,上台开讲评话《金台传》。演出前,也是娥先把儿子抱在书桌下,放几样醒木、扇子等道具让儿子玩耍。

  由于母亲 “从娃娃抓起”,姚荫梅从小耳濡目染,因此深得评弹个中三昧。后来,也是娥生病,少年姚荫梅代母说书,居然表演得像模像样。姚荫梅14岁正式登台,说唱《描金凤》等书目。有一次,他应邀到一家乡镇茶馆去演出,场方为了招揽生意,自作主张贴出广告,上演弹词《啼笑因缘》。谁知姚荫梅对这部书并不熟悉,眼见木已成舟,他只得临时抱佛脚,找来一本《啼笑因缘》唱本,上台照本宣科。孰知这本唱本早已公开出版,很多观众都带了唱本来听书,万一台上出差错,马上引起台下一片嘲笑声。好个姚荫梅,他苦思冥想出新招:索性反其道而行之,来个颠覆唱本,把本子中唱词的部分改为说表,说表部分改为唱词。这样一改,标新立异,说得听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书场附近有家点心店,自产自销生煎馒头和蟹壳黄。开锅时香气四溢,引得不少听客纷纷离座去买点心吃,有的听众不小心把馒头汤汁溅在邻座的衣服上,眼看发生争执,姚荫梅灵机一动,索性来个顺水推舟,加说一段“樊家树吃汤包”,通过书中人物之口,传播吃汤包的窍门:“轻轻提、慢慢移、先吮汤、后吃皮”。观众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书场里气氛活跃,姚荫梅也赢得巧嘴的美称。

  在复兴公园附近一幢老式洋房里,我见到了姚荫梅先生。当时姚老年近九十,依然双目炯炯有神,反应敏捷,能说会道,言语间充满乐观幽默又不乏辛辣之味。吴宗锡主席首先向他报喜:“姚老,上海将召开文代会,你已被光荣地推选为代表。”姚老露出笑容:“不敢当,谢谢政府给我老面子。”我看见他们一家数口拥挤一室,脱口而出:“姚老住房不宽敞呀。”姚荫梅耳聪目明,马上接口:“蛮好格,硬碰硬是花园洋房。”见我疑惑不解,他就向我解释:“这里阿是老式洋房?”我回答:“是的,那么花园呢?”姚老信手朝复兴公园一指:“喏,介大的花园,你也看不出的?”说得一行人抚掌大笑,老人家果然是巧嘴。

  望着姚老饱经风霜的脸,使我想起一件“文革”逸事:十年动乱期间,姚荫梅被关押在“牛棚”。一次,造反派坏头头命令他大扫除。姚荫梅竟把扫出的垃圾,统统倒在造反派的办公室门口,这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呀。坏头头气势汹汹举起皮带就抽打:“老家伙,存心捣乱。”姚荫梅却绵里藏针、不火不温地回答:“啊呀,革命小将啊,是你们让我把垃圾倒在这里的。”坏头头一愣:“胡说,是谁让你把垃圾倒在这里的?”“对呀,你们自己看!”姚荫梅指了指墙上的标语,坏头头顿时哑口无言。原来标语写着:“牛鬼蛇神不许走出大门。”我问姚老,当年为何胆识过人,敢于斗争?姚老冲我一笑,眼睛眨眨:“搭俚笃搂搂白相相呀(开开玩笑)。”临别时,耄耋老人对我们吐露心声:“我想念老听众,还想上台为大家说书。”

  仁者寿,姚老享年92岁,无疾而终。他对艺术执着的精神激励着曲艺界的后辈们。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