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刀歹徒 周旋九个小时 ——记北京电视台记者徐滔 李舒 |
“她是一个听到新闻线索,就像‘二踢脚’点着捻儿后一下蹿出去的新闻记者,把老百姓的事儿当事儿!”她的领导这样评价她。 近年来,北京发生的大要案现场几乎都能看见一个女记者的身影:她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随警作战;她深入险境,艰苦谈判9个多小时,安全解救人质;她用自己的采访车,运送杀人犯藏匿的尸体……她就是北京电视台记者徐滔。 2001年5月13日凌晨,郑某手持尖刀和炸弹,在北京西站劫持一名女售货员,并要求见新闻记者,女警冒充记者被识破后,最早赶到现场的记者是徐滔。 “宝贝,这么晚了你都不睡觉,记者阿姨也睡不了,警察叔叔也睡不了,这样做相当不道德。”徐滔就这么走了进去,好像是在和邻居拉家常。 哄堂大笑,现场的空气流动起来。 取得信任后,徐滔靠近郑某。“我想换人质,按照预案,换人质的一瞬间,狙击手就会攻击。”但是郑某当即拒绝了交换人质的要求。 警方决定采取另外一套方案——让郑某喝下含高效安眠药的矿泉水,任务再次落到徐滔肩上。 “我拿着矿泉水坐到他面前,说你那么渴,喝点水吧。他看着我说,你必须先喝。” “我小心翼翼地拧开了盖子,我不喝,他就不会喝,我抿了两口,还好,有点甜,给了他,他喝了两大口。” “我觉得心跳特别快,头很晕,可是对他似乎没什么用,大概他高度兴奋吧。” “强撑着睡意,我继续和他周旋。9个小时的对话,我发现他特别偏执,让他往左他肯定往右,他看着我说,徐滔,你都骗了我一晚上了,你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说完了这句话他开始劫持人质往外走,我追过去推他说,你真的不能出去,这回我说的是真话。他看着我说,我不信你说的话,接着往外走。他马上到门口了,我冲上去,往回推他,我说你真的不能出去,这回我没撒谎。就这样,他走到了门口,看到了警察,他转身想回去,可哪里回得去……” 2002年10月6日,徐滔因为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对公安战线的贡献,被授予了“北京市公安局荣誉人民警察”称号。 新华社记者 李舒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