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平正义是主流

周骏


  几个月前,我接到一个温州企业家打来的电话,反映他的一个案子在上海受到不公判决。几天后,他快递过来一厚叠材料。这是一个债务纠纷案,温州仲裁委员会已经依法做出了裁决,判令对方归还该企业近800万元的欠款,并封存了被执行方在上海的部分房产。可是企业向上海的法院申请执行时,法院意外地裁决不予执行。我向温州人建议,不妨向上海市检察院民检处申诉试试。

  后来,温州企业家又陆续来过几次电话,先是说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受理了申诉,国庆前夕又说已经立了案。“上海的检察院在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受理,而且立了案,在温州影响太大了!”电话中温州人的兴奋溢于言表。他告诉我,这点钱对这家有十几亿资产的企业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之所以要申诉,就是为了讨个公道。上海的检察官让温州的企业家对上海刮目相看,他正在加快在上海金山买地的洽谈,准备投资建厂……

  平心而论,申诉的进程连我都有些意外。不过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又让我觉得不必感到意外。

  前两天,普陀区一位业委会主任跟我谈到,他为了向前期物业公司追讨使用维修资金的凭证,打了几年官司,一审二审都输了。老人不服又上高院,庆幸遇上个女法官,终于为他们要回了凭证,让这位老主任离任前总算能对业主有个交代。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公平正义还是主流,所谓的“正不压邪”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只是,如果我们基层的法官都能像高院那位女法官一样秉公办案,又何需七旬老人辛苦无助地奔波几年?如果各级职能部门、监督机构都能像市检察院的那几位检察官一样认真处理信访投诉,腐败之风又岂敢猖獗?而司法公正对投资环境、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温州人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