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是一种“帽子戏法”

三木


  三木 (国企技术总监)

  上世纪80年代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国家机关上班,刚开始很不习惯,因为我的姓前突然加上个“小”字——被叫成了“小王”。而在大学里,同学们可是叫我“老王”,要不就叫我某某大侠之类的外号,我有诸多外号。

  当时也经常出差,但出差的对象不叫客户,而叫做上下级机关,或者是被调研的对象。我们去人家单位是不用拿名片的,同一系统,都是认识的,不在一个系统里,我们会开介绍信。

  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处长开始印名片了,上面有办公室的地址和电话,有他的姓名和职务。再后来,我们这些办事员也需要印名片了。我的单位也从本来的国家机关演变成公司,是国企,而且是大型国企。经过了一系列的改制,现在我们的上级机关已经成为在美国、香港和A股市场三处上市的蓝筹公司,我所在的部门变成了分公司的某个部门,处长改称部门总经理。我也升职了,名片上的头衔是某某公司某区某部门技术总监。

  “技术总监”,这只是“帽子”,“帽檐”上印的是我的学历,博士——这是我后来在职研修的,如果只是硕士,还真不好意思印在我们这个蓝筹公司的名片上。但同事中也有人印MBA学历或工硕士、法硕士学历的,至于本科学历,大概就没人献丑了。大公司的名片,职务倒都有一说一,翻不出什么花头。好在公司发展快,位子也不少。比如我刚工作时候的处室叫基建处,后来改为基建科技处。现在不了,现在一分为二,升格为两个部门,基建这部分改称基础建设发展部,搞科技业务的改称技术总监部。和我差不多资历的同事,眼下名片上都印着说得过去的职衔。

  但有一点没有变,我们的老处长,他退休15年了,他来办公室或者我们去看他,却还叫他处长,他还叫我小王。而公司里新来的博士生,有些年纪不小了,也仍都被叫做小某,这和公司在美国上市、又是A股的蓝筹无关。

  我想,名片也许只是一种帽子戏法。想当初,印名片还有级别规定,现在人人随便印,纸片满天飞,以至于相互认识的时候都要笑曰:来来,我们“名”(明)着“片”(骗)一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