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片头衔宜“少而精”

夏伯年


  夏伯年 (会计师)

  翻开我的名片夹,一张特殊的名片跳入我的眼帘:中国注册会计师诸尚一,他是我的恩师、已故著名会计学家。其实,恩师生前“头衔”很多,如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兼《上海会计》总编辑、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市特约监察员等等。然而,他的名片却只有这么一个“专业资格”,他曾说过:无论我有多少“头衔”,也决不会“忘本”。

  最近,我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区人大代表、妇联副主任在小区里发“名片”,上面印有五个大字:“有事请叫我。”其余便是地址、电话、自己的名字及手机号码,至于她的“头衔”却一无所有。她把自己看作是居民大家庭的普通一员,是为大家办实事的。

  我的社会职务也不少,如特约编辑、财务顾问等等,但在我的名片上也只有“会计师”这一专业职称。有家单位负责人给我印一张“高级顾问”名片,我连忙说:“别,我没有高级职称,不敢自欺欺人。”小小名片,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我认为,名片头衔也要“少而精”,要选择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职称或职务。那些“挂职”“虚职”尽可能不要印上去,不要以为华丽的头衔可以显示身份,其实,那只会“稀释”自己的“身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