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春意盎然的城 ——和陈薪伊导演一起的日子 李大鹏 |
李大鹏 第一次见陈导,全拜秋微的引荐,而我是哆嗦着去的。百分之一是激动,百分之九十九是害怕。 早有传言她酷似“穿Prada的女魔头”,严厉苛刻,能坚持下来的,都是战士,坚持不下来的,便是烈士。 出乎意料,一顿简单午餐,她笑着,和蔼地看着我吃。那笑容,温柔无比,春天一般,也更令我如坐针毡。面试勉强过关,我和秋微这两只小蚂蚱便被呼啸着带到上海,秋微以备顾问,我则成了贴身“打字员”,而目标就是完成这部《红楼梦》剧本。 创作伊始,是头脑激荡的时间。我们要想办法把洋洋几十万言的《红楼梦》凝炼成两个小时的剧本。我开始惊讶陈导的思维是如此年轻,立体而跳跃,一次在讨论中,我们偶然提及王夫人手中的三条人命,忽然就进入陈导的法眼,于是一道暗线渐渐地浮现出来,成了舞台剧《红楼梦》的情节线。 陈导精力充沛,很难相信她已经是奔古稀之年的人。这次舞台剧《红楼梦》,从最初策划、编写剧本,到服装服饰,舞美设计,音乐舞蹈,灯光音响,甚至是演员定妆,每桩每件她都要亲自过问,严格把关。其间还要往来于北京上海两地,还要复排《梅兰芳》庆贺国家大剧院首演。这令我和秋微佩服得五体投地,背地里便坏坏地给老师起了个外号——师太,暗含“灭绝”二字——灭绝所有问题之意。 有人说人生如戏,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在我看来师太像一座城,一座永远春意盎然的城。我们参与这次《红楼梦》的创作,步入戏剧殿堂,与其说被师太多年的戏剧学识所打动,不如说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她很宽容,当我们迟到的时候,她会笑眯眯地开门,然后歪着头看着我们说:“吓坏了吧?怕得要死吧?”我们忐忑的心虽然放下,愧疚之情却涌上心头。师太很严格,一次,我觉得薛蟠的台词有些罗嗦,就自作主张删掉了几句,师太看了拍案大怒:“你这叫瞎删!这几句是语言的肩膀,删了魅力就全没了!你难道比曹雪芹都棒?你马上从我面前消失!” 这座城是浪漫的。师太讲话,常常不经意地就吟咏出名家的词句,听她说话,就像读一篇美文。 正因为有着如此浪漫的情怀,在舞台剧《红楼梦》里,林黛玉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超凡脱俗的女诗人的形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浪漫的情怀,才有了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 的悲剧处理。 这座城也是博爱的,她爱生活,她会教你如何着装,如何打扮得光鲜亮丽;她教会了笨拙的我如何把搅拌咖啡这样简单的动作做得优雅;她也会亲自下厨给你做一大碗甘蓝臊子面。师太喜欢汤显祖,喜欢莎士比亚,喜欢贝多芬,她赞美爱的自由是人类最大的自由,所以她常会向大家隆重介绍舞美常疆和王晶,“他们是一对恋人!”引来一片赞叹之声。 这座城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她好像永远年轻,永远有好奇心。和师太一起,你要时刻准备着回答各种奇怪的问题。她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所以也只有她敢把《红楼梦》搬上话剧舞台,搬进万人体育场。而且特别奇怪的是,她身边总会聚集一大群年轻人——与师太英雄所见略同的总策划姚博文,演谁像谁的副导演贺炬,编剧才女秋微,前面提到过的小情侣舞美王晶和常疆,才华横溢的舞蹈家黄豆豆,“不打不相识”的张肇达,舞台监督杨光等人,严格按艺术家要求的音响师朱江,场记小汪……对此师太说得是恳切之至:“我不敢想象,如果我不跟年轻人在一起,不知道我自己会落伍到何种程度。” 这座春城,人见人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