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次市场调整的分析比较

郭勇斌


  尽管具体的调整原因、调整方式和调整结果略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10月16日6124点开始启动的跌势,跟今年年初及6月份的两次调整还是有很大的可比性。

  已经进行的两次调整,情况如下:(1)1月4日至2月6日的调整,持续时间为24个交易日,指数高点为2994点,低点为2541点,跌幅为15%。(2)5月29日至7月6日的调整,持续时间为28个交易日,指数高点为4335点,指数低点为3404点,跌幅为21%。

  从调整的起因看,三次调整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一次调整,市场自然的因素多一些,持续数个月的“二八现象”使得大盘股涨幅可观。当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股进入加速拉升以后,使机构资金账面利润陡增,当工商银行见顶回落的时候,市场自然的调整开始了。第二次调整,政策的因素多一些。由于突然大幅度提高印花税水平,这使市场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内,指数重挫931点。此后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市场逐渐恢复元气,重新步入升势。第三次调整,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政策面的因素跟一些“柔性”调控政策的推出有关系,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快新股发行节奏、严控基金发行规模、要求社保基金降低仓位、加快股指期货推出步伐等等,这些政策直接针对供求关系而来,这使市场的天平出现了倾斜;从自然的因素来说,3500点开始的升势一路狂奔到了6000点,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指数狂升2500点。面对指数上涨70%的局面,面对6000点整数关口的压力,市场产生了畏难情绪,调整因此而展开。请注意每一轮波段行情,指数的升幅都达到了70%-80%的水平,或者说三次调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就是此前指数的累计升幅达到了七成、八成。因为此前涨幅可观,调整一旦展开,一般都有一定的杀伤力。

  从调整持续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五至六周的水平。为什么五至六周常常可以让一轮调整行情走到它的终点呢?我想这跟整个市场的流通总市值和日均成交量有关系。要使所有的流通筹码全部换手一遍,常常需要25-30个交易日的时间。只有筹码全部换手,才能全面减轻市场的解套压力,而这恰恰是调整终结的前提条件。

  这次从6124点开始的跌势,在有些方面同过去不同的。比如,蓝筹股一部分保持了强势,但另外一些有影响的“大股票”则跌势凶猛,如上海汽车、上海机场、宝钢等等,都出现了大跌。而与此同时,题材股整体股价水平打了七折。但从根本上讲,这轮调整依然是在牛市背景下的波段调整。也许整个跌势还有一些惯性,但考虑到第五至第六周的时间周期正在临近,加上9月份大盘在5000-5500点的水平实现了充分换手,从这些方面考虑,笔者有信心认为,这轮调整行情正在走向它的终点。  上证综研 郭勇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