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拙成趣青石狮 顾惠康 |
|
狮,国人崇拜、信奉的吉祥物,具有镇邪、祛恶、保佑之含义。人们对狮的青睐,石狮是主要的载体。 石狮,源于汉代的建筑装饰,是受古波斯国进贡真狮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造型有蹲立式、蹲坐式、卧式、行跃式、倒爬式等多种,有大有小,各具形制,以圆雕技法为主,并附以浮雕、线刻等工艺。在我国石雕史上,元、明、清三代是石狮的最辉煌时期,且南北风格略有差异。南方石狮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为主,造型细腻纤巧,圆秀柔美,含有动态变化;北方石狮则古朴粗犷,强健而又剽悍。应该说,北方石狮是中国石狮的正宗源流,特别是北京石狮,多属护卫型宫廷石狮,端庄、规矩,一般头颈部都雕錾鬣毛,尾巴上翘至股部,颈系绣带,胸悬铜铃,再分系缨络,形象生动活泼,伟岸坚实。典型的为北京天安门前的两对大石狮,系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装饰华丽精致,雕工细腻纯熟,彰显皇家气派。 图示石雕双狮,青石质地,色呈豆泽,为明末清初牌楼建筑装饰构件之遗物。雄性连座高22厘米,雌性连座高21.5厘米,比前者略低,双狮都呈扭腰欢乐状:雄狮侧脸向右,龇牙咧嘴,狮鼻朝天,前爪紧拉绣带,像似刚从舞狮场上献技回来,仍意犹未尽,抑或是突听到雌狮的呼喊,情急之中不慎将绣球滚落足下,虽威严犹存,但憨拙涕突的神态已流露无遗。母狮则颈系绣带,下悬铜铃,双爪紧扯绣带,亦龇牙咧嘴,环眼斜睨,似是正深情地在呼唤伴侣。母狮的足下是一头幼狮,此刻正亲昵地趴伏在其母的脚下撒娇,情趣盎然。整对青石雕双狮线刻简洁、粗犷,形象生动,特别是双狮前额与头顶部的鬣毛,以及背部左右对分的鬈毛纹,虽仅寥寥数刀,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双狮威武雄壮而又温驯的外貌,维妙维肖,令人叹服,极具明代石狮的风格。抚摸之际,历史风霜的侵蚀,给人以厚重的沧桑感,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