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提醒 洁蕙 |
一辆汽车闯了红灯,交警对着车大喊,车停下后交警对司机说:“你没看见红灯吗?”“我看见了,但我没看见你。”这则笑话,一针见血地点到了人们自律精神的缺失。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横道线,这本来是小学生都明白的常识,我们却需要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站在路口不断监督提醒。 据了解,有关部门印制了“中国公民出国旅行须知”的小册子,专门发给那些马上要出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提醒他们在国外旅游时不要大声喧哗、上洗手间要排队等诸如此类的注意事项,据说效果很不错,这样的提醒由我们自己做,总比让老外在他们的旅游景点特意标注中文提醒要好得多。最近在上海举办的一个大型国际性晚会上,由于主持人没有提醒观众离场时须带走身边的垃圾,结果,演出结束后能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内一片狼藉,垃圾随处可见。 这使我想到了相对缺失监督提醒的网络。很多人以为网络上没有红灯,没有警察,自己的身份又是匿名的,可以想怎样就怎样。其实,网络上警察是有的,红灯也是有的,只是从成本核算考虑,如果后果不是很严重,人们就不去追究了,可如果情节严重,受害人不愿放过,是很容易找到肇事者的。而一旦被找到,肇事者的麻烦也就开始了。比如最近发生的两起网络侵权案,上海的傅先生建立了一个名为“装修血泪”的论坛,在论坛上将上海某装修公司描绘成“仗势欺人”,“五毒俱全”,并在其他主要网站的论坛里发表同样的言论;河南的朱女士在博客中将曾经体罚自己孩子的一名教师描述为“禽兽不如”,“丧心病狂”,“变态虐行”。结果,傅先生、朱女士都成了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被告,被要求高额赔偿。所以,网络上“闯红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绝大多数的网络“晒客”都像傅先生和朱女士一样,以为网络上很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又没有人适时提醒,一时忘乎所以,突破了法律禁忌。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62亿,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作为一个网络大国,从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我们缺少对广大网民的监督提醒,将会再次发生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国家地位不相匹配的情况,这可比八万人体育场内一片狼藉的景象更加糟糕。为了维护我们网民的自身形象,为了网络清洁和文明,希望有关部门和网站运营者加大监督提醒力度,也请网民之间互相给自己提个醒:即使没有警察,我也不要闯红灯。 人需要监督提醒,缺少自律的人就更需要监督提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