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 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中考试刚过,一些家长和教师就去搜罗其他学校的考题——
名校试卷吃香 折射不同心态

王蔚


  陈老师在某重点高中教导处工作了多年,每到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后,他都会四处搜罗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试卷,不是保留存档,不是做数据分析,而是忙着复印后应付那些源源不断的校外“讨卷”家长。这不,期中考试刚过,通过各种途径向陈老师讨试卷的人又找上了门。陈老师私下里对记者轻轻嘟哝了一句:“要了这种考卷,其实一点没什么大用场。”

  这山望着那山高

  赵女士的儿子在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三,近两年来,她总会东托人西找关系地去弄来市重点或区重点的考卷让孩子做,“儿子没考上好的高中,弄点重点中学的考卷,可以让他看清楚高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准,这才能不使自己被拉得太掉队。”郭先生和李先生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两人的孩子一个在交大附中,一个在格致中学,照理说都是一流名校,但他们总觉得别人学校的考卷更有“水平”,于是郭和李早已约定了孩子考卷的“定期交换机制”,有趣的是,因为孩子带回家的考卷都是已经做过题目的,于是两位家长就会在办公室里先把所有的考卷重新打印一遍,然后再带回家给孩子做,“原件”则被用作了参考答案。

  有些老师图省事

  不仅家长热衷讨要其他学校的考卷,有些老师也喜欢把手伸到外校,希望搜罗更多的试卷,将来自己出题目就可以省力许多。还有些教师则喜欢把别的学校已经考过的试卷拿来,拷贝不走样地作为自己学生的练习卷或模拟卷。编制试卷是教师的基本教学职责,市教科院方建锋博士认为,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既是体现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教师的知识产权。如果教师不是按自己所教学生的程度编制试题,而是东拉一张考卷,西拼几道题目,这样的考试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准确定位最重要

  “家长不应该看到别人手里有了几套外校的考卷,自己也跟着去想办法搞来给孩子做。”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戴根祥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因为各校的试卷往往只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不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如果一个学生在本校考试中成绩不错,而做其他学校考卷时却成绩很差,这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做试卷,包括做各种教辅练习题,最好是要在自己任课老师的指点下进行。              本报记者 王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