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督促”学校考学生 校方希望家长别只关注分数和排名 马丹 |
虽然沪上命令取消了小学期中考,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小学巧立名目变相考试。质量监控、期中综合练习、期中调研、能力诊断……这些听上去似乎与考试不搭界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场名为“练习”的测验。 浦东新区某小学部主任王老师苦笑说,取消考试不代表取消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学校教育质量总要抓的,更何况我们不想考,家长还不同意。据王老师介绍,不少家长会主动来信来电,“敦促”学校考试:“孩子学了这么久,不考试怎么知道他学得怎样?”“不考试,孩子不知抓紧学习”…… 更有不少家长不满足于成绩单上的“优”、“良”等等级,跑到班主任处打听学生的具体分数。“好像非要知道了分数才安心。”陈老师今年担任某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她无奈地告诉记者,期中综合练习的汇报单刚发下去,就有七八位家长打电话给她了解孩子的分数和班级排名。 一位小学校长说,通过考察检验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发现教育问题,帮助老师改善教学,最终还是对学生有益。考试其实可以改变单一的试卷模式,加入一些更轻松的方式,比如口试、小组合作、动手等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他告诉记者,给孩子减负,除了学校要行动,家长更要转变心态,别光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数和升学上。 本报记者 马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