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 告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楼市资讯
 第B21版:楼市资讯
 第B22版:楼市资讯
 第B23版:楼市资讯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瓦拉与中国大使的诀别

沈允熬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是古巴革命最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是现代拉丁美洲最著名的革命家和国际主义者。他的理想是通过革命使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压迫和贫困,实现社会正义。他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从容就义的烈士。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中国驻古巴大使馆连续工作了6年多时间,曾先后为两任大使当翻译。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多次见到格瓦拉。格瓦拉无疑是上个世纪富有传奇色彩和人格魅力的人杰。有幸认识格瓦拉,是我此生中永难忘怀的经历。

  我国驻古巴首任大使是申健。他抵达古巴后,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与卡斯特罗、劳尔·卡斯特罗、格瓦拉等领导人的交往很多,中古关系极为融洽。当时为了防止泄密,我们在国外是不能写个人日记的。因时隔已久,现已记不清在申健大使与格瓦拉的接触中,我当过多少次翻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1962年加勒比海导弹危机后不久,格瓦拉到中国大使馆来,与申健大使作了一次长谈。那一次,格瓦拉神情愤懑严肃,不像平时那样谈笑风生。当时,古巴领导人对苏联方面在那次导弹危机中的表现都很不满。格瓦拉的看法最为尖锐,他认为“美国想消灭我们的肉体,而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

  我国派驻古巴的第二任大使是王幼平。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参加过长征,也是新中国建国后向国外派出的首批“将军大使”之一。他先后在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苏联七国担任大使,历时30年,是我国驻外任期最长、国家最多的使节。他有用小本本记事的习惯。幸亏他有小本本,才能回忆起40多年前往事的一些细节。据王大使查考,从他1964年5月抵达哈瓦那履新,到1965年3 月以后格瓦拉从古巴政治舞台上消失,10个月中他和格瓦拉见过7次面,其中两次是宴请长谈。这些会见均由我任翻译。

  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格瓦拉是1965年3月26日。那天上午9时,作为工业部长的格瓦拉在他的办公室接见了中国纺织组专家,王大使陪见,我当翻译。接见结束后,格瓦拉请王大使留下,两人又谈了一个多小时。

  格瓦拉对王大使说,他要用一段时间去东方省参加割甘蔗的义务劳动,因此给大使打个招呼。他还说,参加义务劳动也是从中国学来的。在随后的交谈中,他用似乎是不经意的自然语气说到,他钦佩中国的文化,钦佩中国的革命。说着说着格瓦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烟嘴,说这是上个月访华时,他在北京买的。

  那天谈话气氛沉闷,格瓦拉显得心事重重,话不很多,常咳嗽,几次从上衣的衣兜中取出治疗哮喘病用的微型喷雾器向口中喷药。

  格瓦拉那天与王幼平大使的会见和谈话,很耐人寻味。那时中苏论战激烈,关系紧张。古巴领导人从本国的处境出发,最不愿意看到中苏分裂,希望中苏双方停止公开论战,被我国顶回,这又导致当时中古双方之间关系的恶化。格瓦拉在这次谈话中所说的“上个月访华”,就是指1965年2月古巴方面派格瓦拉和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阿拉贡内斯访华进行斡旋,无功而返。鉴于当时的中古关系状况,古巴领导人与中国大使接触已十分敏感微妙。那天格瓦拉与中国纺织专家的谈话时间很短,与王大使的谈话时间则较长。中国纺织专家组的身份并不高,对格瓦拉来说,本来是可见可不见的。显然,他是为了避嫌,以见中国专家为由头,得到一个与中国大使接触的机会。

  当时格瓦拉正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即将离开他所挚爱并为之倾注9年心血的古巴革命和建设事业,踏上新的征途,到非洲和拉美去打游击。结局如何,很难预料,他是做好在异乡他国捐躯的准备的。在离开古巴之前,他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和了结,也有许多远征的准备工作要做。他要给卡斯特罗写一封正式的告别信,以便日后对古巴人民和世界人民有个交待。那封信写得情真意切,读来让人肝肠寸断。他也必须给他的父母亲和儿女写信告别,为人子、为人父总要给他们留下亲人的深情嘱咐。他写信的时候就知道这很可能就是永别前的嘱咐,后来也确实成为遗嘱。在那样特殊的繁忙时刻,而且他已经刻意不再在公众视野前出现,为什么还要见一见中国大使?格瓦拉是很重情义的人,彼时彼刻他没有忘记中国。他信赖中国,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党和政府怀有真诚的战友之情。他珍惜这份感情,觉得应该在离开古巴之前以某种方式向中方打一个招呼。

  在与王幼平大使作诀别式的谈话之后5天,格瓦拉经过化妆,更姓埋名,秘密离开了古巴,重新投入丛林中的游击队生活,时年37岁。两年后,他壮烈牺牲在玻利维亚。与格瓦拉最后那次会晤距今不觉已经过去了40多年,现在回想起来仍恍如昨日。(作者曾先后任我国驻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大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