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 告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楼市资讯
 第B21版:楼市资讯
 第B22版:楼市资讯
 第B23版:楼市资讯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谣中的养生经

张呈富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和家庭,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一首民谣所描述的那样:“身体健康了,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

  养生保健是一门学问,充满了科学和智慧,它对于每个人来说,虽无定式可循,可以各显其能,各展其招,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心理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巴金老人有句名言:“精神快乐是人类最好的滋补品。”社会上流传的不少谣谚也指明了这一点,如“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快快乐乐每一天,时时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啥病,八十门槛已跨进,轻轻松松一百岁,身心越活越年轻。”因为,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是与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相联系的,可以使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自动调节作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更有效地适应环境,促进健康长寿。医学证明,笑,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益处,可以引发和抒发快乐的情绪,是使身体放松的一种运动,是最好的体操。有谣曰:“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少,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有些人喜欢自寻烦恼,常常为一些不必要的事生闲气、生闷气,其实这是不健康的表现,有谣劝诫道:“要生气时躲着气,碰上气时不生气,别人气我我不气,气不过时消消气,不气不气就不气,气坏身体害自己。”

  养生保健,除了要有好心情外,还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比如,对老年人来说:“一要有个老伴儿,二要有点老底儿,三要有个老窝儿,四要有群老友儿。”因为,“有个老伴共白头,有点老底手头宽,有个老窝好安身,有群老友好聊天。”只有这样,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能过得美满幸福,过得有滋有味。

  不觅灵丹药,不求神巫医,若要康而寿,九成靠自己。我国著名的话剧演员曹灿,如今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仍身强体健,精神抖擞,与其实际年龄形成很大反差。他的 “健康秘诀”是:“胡吃闷睡,没心没肺,与世无争,活着不累,决不坑人,问心无愧,烟不多抽,酒不喝醉,嘻嘻哈哈,多活几岁!”用他的话解释说,吃好睡好(胡吃闷睡)绝对是健康的一大要素;“烟不多抽,酒不喝醉”,这是必须坚持做到的生活规律;“决不坑人,问心无愧”,也是保持心地坦然心情舒畅、心理平衡的法宝。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