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 告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楼市资讯
 第B21版:楼市资讯
 第B22版:楼市资讯
 第B23版:楼市资讯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大医学院今天组建医学信息远程监护研发中心
“带”着走的心电监护仪及时救命

闵建颖


   本报讯 (通讯员 闵建颖)只要佩带一种形如手机的专用心电监护仪,并与工作站连网,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突发性心脏病患者将有可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天组建“医学信息远程监护研发中心”,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为心血管病人搭建起心电监护的技术服务平台。

  此次组建的“中心”,主要是建立心脏远程移动监护急救网络,将医疗服务输送到社会和家庭。科研人员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多发性特点,在医疗服务理念上有所创新,只要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的地区,患者佩带“特制手机”,并在该中心工作站登记、连网,即可进行监测和诊断。

  能“带”着走的心电监护仪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并有移动电话的功能。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旅游或工作,在开机的状态下都可以收发信息。当病人出现严重的异常心电图时,机器会自动报警,报警的心电图和患者资料会自动出现在监控中心的电脑屏幕上。由于还有定位功能,监控中心能够知道发病患者准确位置,并通知患者的联系人及当地医疗机构。

  据介绍,“医学信息远程监护研发中心”目前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并在上海康汇门诊部设虹桥工作站,负责医学信息远程监护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和质量监控工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