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楼市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2版:视觉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公司资讯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地产对话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研究报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国内楼市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楼市资讯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饮品颜色的神秘面纱之二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使用的天然色素目前有六十余种,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等。人工合成色素则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国家对于每一种食用色素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都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如果食品饮料制造企业完全按照规定来进行生产,产品将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当然,长期过量的食用含有食用色素,尤其是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也会带来一些健康威胁,比如过敏,肾负担加重,及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而另一方面,安全的色素令食物秀色可餐,也会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许多天然植物色素甚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由此可见,一味地抗拒食用色素不但不现实,也不科学。消费者需去除认识上的误区,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认识食用色素,了解其利弊,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健康。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应注意多长一个心眼,看一看产品标签上的成分表,尽量少食用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对于无法分辨色素是否过量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选择正规大企业的产品,或者通俗说的名牌产品来保障购买的食品质量。消费者还应明辨色素的使用范围,并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使用人工色素。可以适量使用食用色素的食品包括软饮料(如可乐型碳酸饮料可使用焦糖色)、蜜饯、糖果、果冻、配制酒和果汁露等。而牛奶、纯水、肉制品(如肉干、肉脯、肉松)、炒货(如瓜子、松子)等则是绝对禁止添加色素的。最后,不要忘记食物摄入要多样化,食物多样化不仅是营养均衡的保证,也是食品安全的保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