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2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32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地产人物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07版: 连载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 涯

孙正平


  3.心存感谢的人非常多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年左右,那段经历对我非常难忘。这半年里,我了解到大家都在怎么工作,也尽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当时我已经三十而立,我每天都想,我应该昼夜兼程,一步当两步用才行。

  在山西的时候,我一直进行广播工作,但是我从来没有专门学过播音。我的声音条件还算不错,普通话比较好,比较符合体育比赛转播的音色,既清晰又比较靠前。我学过体育,对体育又很热爱,我觉得我自己基本具备做一名体育播音员和解说员的条件。师傅将我领进了门,现在就看自己个人怎么修行了。当时我心里特别着急,想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就到处请教。凡是当时成名的播音员,我几乎都拜过师。

  就如何正确用气用声,我请教过赵忠祥、刘佳、李娟和沈力等老师。当时新闻联播的杜宪跟我年龄差不多,她在广播学院学的播音专业,她特意送给我一套如何用气用声的书。我也请教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夏青和葛兰,夫妇俩都是著名的广播艺术家。夏青老师现在已经去世,葛兰老师现在办了一个播音学校。前两年,她的学校有一个学生,被我推荐到了体育新闻部工作,就是现在很多观众熟悉的吴为。我还自己找过广播学院的老师,像李刚和王璐这样的广播艺术家。当时有两个刚刚毕业的广院学生,来台里实习。我每天早上6时就赶到台里练声,因为台里环境比较好,在外面练的话,声音太小达不到目的,声音太大又不好意思。这两个学生非常热情,也来帮我辅导。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东单公园练声。我记得是3月早春,乍暖还寒,早晨起来觉得挺冷。5点多钟,我就到了东单,按照老师们说的要领自己练,张开嘴大声练嗓子。东单公园里有很多人来练声,有老年人喊嗓子的,有专业和业余歌手练声的。我经常能听到在远处,有人咿咿咿、啊啊啊的发声,听上去气很长,显然是有一个团队。

  有一天早晨,我正叉着腰在那儿喊,体会老师教我气走丹田的感觉。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个小伙子,对我说:“我打断您一下,您好像是每天都在这儿练声吧?”我一看人家是专业的,就自报家门,说了自己的简单情况。没隔一会儿,他又来找我,说他的老师让我过去一起练。他的老师叫王家祥,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一位老师。

  后来我才知道,王家祥老师在他的领域很有名,发明了一种叫“鼻弹”练声方法,全国闻名。他带了一批弟子,有唱越剧的,有人艺的话剧演员,像演何香凝的梁越。而过来找我的那位小伙子,就是现在演电视剧特别火的人艺演员杨立新,这些人都是王家祥的弟子,他们都曾经和我站在东单公园里一起练过嗓子。当时我大喜过望,赶紧去见王老师。我只跟他练了有二三个月的时间,就觉得声音和过去相比更加集中了。声音更加洪亮清晰,穿透力强了,耐久力也更好了。我从什么都不懂,到一步步地进步,在潜移默化当中,我的用气用声,发声方法已经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二三个月之后,王老师改迁到北海公园练声,我就没有和他再见过面。一年之后他病逝了。

  我一直很感激王老师对我的指导,他的指点教导,为我近30年播音生涯的正确用声奠定了基础。我之所以今天还能够在这里继续做这个工作,心存感谢的人非常多。特别是我提到的这些老师,还有更老一辈的陈铎、张之老师。有一次张之等几位老师举行一个讲座,我和我哥哥托人花120元钱买了个录音机,专程去听讲座和录音。当时张之老师已经知道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小伙子搞体育播音的,坐在第一排听讲座。因此特意走到我面前说:“你真是挺想把这一行干好的,欢迎你来跟我切磋。”

  我期盼像这些老师们一样,能做一株播音的常青树。夏青老师直到60岁还能播,宋世雄老师在60岁退休的时候,他的语速、节奏感、流畅性都是我们这些后辈们所达不到的。所以声音这东西,只要练好了,保护得当,平时别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我这么多年一直不抽烟不喝酒),就能保持很长时间。这既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事业负责。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