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2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32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地产人物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好意思不借

若隐


  同事的手机铃声别出心裁,是个俏皮的童声在唱:就不接,就不接,就不接电话,气死你,气死你……在我耳朵里,那童声唱着唱着,变成了:就不借,就不借,就不借给你,气死你,气死你……

  “就不借给你”的是书。别人家推门进去往往先看见客厅,那同事家里则布置了一间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四面依墙立满书橱,中间铺厚羊毛地毯,散放着一把摇椅、几张沙发——扶手和靠背铺白色蕾丝,沙发矮矮软软,我坐在上面半天都不想挪动。

  凡首次参观这间阅览室的都会惊讶于主人藏书量的丰富,质的出众。常有人击掌感叹,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某本什么什么书,哎呀,竟然在这里碰上了。同事只淡然一笑,笑容背后是书橱上粘着的一张小纸片:“概不外借”。书,你要是愿意坐在这里看,他好茶好点心相待,外加陪聊阅后心得,倘若一定要借,他会干脆送你一本。每遇好书,他总是买双份,甚至三份,就是防备别人借阅。

  我不是藏书家,但也不喜欢别人向我借书,很想学样子往书橱上贴纸条,又觉得怪难为情。因为我的书既不多,也不是特别好,未必有人想借,倘若别人开口,我不好意思说不借,而一旦借走,我又牵肠挂肚想念得厉害,原本未必有阅读兴趣的书,这时却迫切想看。有件事予我印象深刻,小学时,同桌男生忽然转学,借我的书尚不及归还,我急了,托别的同学带话,在他可能经过的路口等待,花费了好大力气,终于讨回了我的书,之后却一次也没看过。

  有的人爱看书,却不是藏书家,沈从文先生就是一例。汪曾祺先生回忆沈当年在西南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有一两本他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了“上官碧”的名字。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从来不记得。这些书后来也就随着同学们漂流到四面八方去了。据说,沈先生书多且杂,大多经他认真读过。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有时发一点感慨。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汪先生一直疑惑,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不得而知。也许,只有像沈先生这样性情别致的人才会写这种题记,才会不吝借书与人分享吧。这是我们所学不来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