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菜 傅维康 |
青菜,也称白菜、青梗白菜等,是原产于中国广大地区、栽种历史长远的蔬菜,古人认为它有些类似松树能耐冬,故称之为“菘”。 现代科研获知,青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纤维素,还有钙、磷、钾、铁、硒等物质,对人体很有益,尤其是它属于具有防癌作用的十字花科植物,并且含多量硒,是增强人体防御癌肿的良蔬。然而在古代,它却被不少人视为“低贱”之菜,这是因为古人不知其成分与功效,还由于它可随时栽种,生长期短,产量多且价廉,无论新鲜或是腌成咸菜,都是平民百姓的常食菜,也是清贫知识分子下饭之菜,故受到富裕者和无知者轻视。 正因青菜自古以来是广大贫民所常食,中国古代有些清廉官员,与民同甘共苦,生活俭朴,平时也多以青菜、萝卜和粗饭果腹。明代嘉靖年间,刘玺做官5年,卸任回家时,两袖清风,行李空虚,据史料记载,他担任“督漕总兵”期间,“居官清慎自持,莅事五年,罢归,行李萧然,人称‘青菜刘’。”清人张岱《夜航船·清廉》也写道:“刘玺,龙骧卫人,少业儒,长袭世职,居官廉洁,人呼‘青菜刘’,或呼为‘刘穷’。”清代一位受朝廷命担任过多种官职的于成龙(1617-1684),先后做过知县、知府、按察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始终廉政爱民,长期与平民百姓共甘苦,以青菜等粗菜淡饭为常食,百姓由衷感戴地称他“于青菜”,康熙皇帝也赞誉他为“清官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