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罗汉》,娱乐一把美式团队精神 拉拉 |
|
如《十三罗汉》这样的电影,境遇天生尴尬。不似亿元大制作,不似文艺小电影,仿佛是下午茶中的小点,精致却不重要。可幸的是,索德伯格的《十三罗汉》相比六年前的《十二罗汉》实在难得。故事毫无变化,人物又多一个,影片却聪明而且筋道,有深度也带动了娱乐性。 团队精神一直是这套电影的招牌形式之一。各显其能不说,单就为了同一目标付出统一行动完全符合时代对于团结合作的要求。罗汉系列不那么让人讨厌多少也在于这个团队配合。不只看那几个标准帅哥的年龄增长,而且是看这些身怀绝技的侠盗怎么合乎时宜地集体耍酷。放在我们这里,罗汉系列就是通俗的“好汉”电影。东方的仗义行事和独门绝技都是天生的中国相。而且,索德伯格的罗汉同69版的牛仔味不同,更彻底地展现了东方式个体与西方团队精神的组合,劫富济贫并且行侠仗义,而且是团结的。 《十三罗汉》的偶像魅力不仅没有倒退,而且越来越有乐趣。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经过六年的光景个人变化可谓不小。在《十三罗汉》中,克鲁尼变得更为成熟,更像一名团队领袖。布拉德皮特在六年前更像是青春偶像,而今搞定了事业和情感,有了经历和阅历的他无形中更符合角色的真正要求,有成熟味道,越发地养眼了。 索德伯格的电影本来就个人化,他的才华完全是作者型的。这几年的作品都出奇地偏激,与其说拍给大众看,不如说拍给自己玩儿。就如《罗汉》系列,索德伯格在其中发力的地方绝对不是观众希冀的火爆娱乐,却是一如既往的就事论事的时事点评。什么中国富翁、非洲罢工,就连一个赌客都是对纯正老百姓的写实。可见,导演的用意还是一贯地关注世事,一副艺术导演的死硬做派。 从娱乐角度看,《十三罗汉》还是比较有趣的,虽然没有进步什么也不曾倒退。其实,看惯了模式化的好莱坞动作片,找这么一部类似于杂志一样五味杂陈的电影看看,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按导演的想法,《十三罗汉》要寓教于乐,借景抒情的。再说,续集电影也能进步,就值得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