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得老师逼才会自己学

王乐

  孙绍波

  最近,不少媒体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大学要不要强制学生早晚自习?

  事情的起因是上海电机学院的一条校规:学生应参加早、晚自习,未请假者按旷课处理,旷课达一定课时,给予从警告到开除学籍的不同处分。于是,就有学生到网上抱怨,学校管得太多,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还有学生说,校方此举是将自己当中小学生看。不过,学生家长倒是普遍表示赞同。

  大学强制学生自习,到底妥不妥当?笔者并不想纠缠于这个问题,而是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话题。堂堂大学生,学习还要有人逼?十余年的基础教育,为何没教会学生怎么“学”?大学强制学生自习,讽刺的是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的大学生,大多经历了至少12年的寒窗苦读。在学校有老师盯着,回家又有家长看着,不少学生的学习纯粹为了考个好分数。等到终于考上大学,一下子没人管了,又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就不知道该干些啥了。

    不知自己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学,这是不少大学生的通病。由于长期为了考试而学习,大部分大学生的思维还局限在如果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学了也是白学。还有的学生习惯了老师教啥我学啥,习惯于在书上找现成的答案,学习的能力越来越退化。在大学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常常是“昙花一现”的,到了期末,客满的图书馆、教室便是见证。

  到了大三、大四,为了找工作,大学生才会拥有学习热——考研、考GRE、考托福、考计算机证书、考公务员……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近日对大四400余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普遍反映,到了大四,学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了。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不该依靠考试、就业、校规这些外力,而应从学生本身的学习理念着手。当大学生在抱怨学校把他们当成中小学生的时候,不如把中小学生当大学生看,让学生早些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学会”转化为“会学”,同样要从小抓起。     王乐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