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中转债再呈稳健优势 对市场中非理性炒作不要盲目跟风 梁庆怀 |
股市大幅震荡,人们忐忑不安,相对于投资股票,转债持有人的心态要平稳得多,因为转债是震荡市中退可守进可攻的适宜品种。 因市场对周末不确定性的担忧,使10月18日以来,连续遭遇数次“黑色星期四”。继10月25日急跌后,11月8日又是一次,沪指大挫4.82%,九成股票翻绿。这日十只正常交易的转债中,除锡业转债因开股东大会停牌外,其余九只转债的正股全部收阴,多数跌幅超过4%。跌幅最大的是赤化转债的正股,跌幅7%,但赤化转债仅跌2.66%。山鹰转债的正股跌6.16%,而转债仅跌0.49%。澄星转债的正股跌6.08%,而转债却上涨0.30%。转债的抗跌性明显强过正股。 前三季度大盘上涨107.55%,海化转债涨232.40%,桂冠转债涨152.91%,强于大盘。锡业转债涨92.54%,巨轮转债涨66.15%,金鹰转债涨47.40%。其余转债上市晚,无比较数据。以上数字表明,这段时间的转债投资者收益可观。 10月是典型的“二八”现象,指数上涨7.74%,但个股绝大多数下跌。转债板块,正股也大多下跌,但转债大多抗跌。例如金鹰正股跌20%,转债仅跌10.13%;山鹰正股跌18.52%,转债仅跌8.91%;锡业正股跌14.10%,转债仅跌4.22%;恒源转债10月12日上市,至10月底正股跌11.22%,转债却上涨13.10%。震荡中转债的安全性相对显现。例外的是海化,正股跌19.48%,转债却跌29.30%,原因是转债前期炒得过高,最高竟达435.79元,回归是必然的。 可见转债中也存在非理性之处。这是机构使然,因为转债投资机构占绝大多数。机构也会出错,近期发生的“转债门事件”就涉及多个基金,暴露了有不少基金在转债投资中的非理性。另一点使人无法理解的是,目前有4只转债(澄星、赤化、山鹰和恒源)的正股价小于转股价,可是转债价高高在上,都大于130元。最离谱的是恒源,转股价50.88元,正股价42.27元,转债却高达153.85元,转股溢价率超过85%!相信这也是机构的“杰作”,可以预料,最终受到市场严厉惩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上周就跌至149.04元。 所以,我们投资转债时,应当坚持自己事先制订好的操作策略和操盘原则,而不能盲目跟风机构投资者行事。对于被机构弄成庄股式的转债,中小投资者千万别去碰,谨防跌入陷阱。只有进入事前确定的范围内的转债,才可以放心投资,从长远看,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赢面大于输面的正面预期,成为真正的赢家。 梁庆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