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楼市资讯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等待马克思”?

司马心


  纸媒上不断地说起“未知的马克思”来。这话本不错,对于马克思的认识,对于经典著作的研究,永远没有止境。所以我们对于马克思,永远是“知无涯”。 

  然而这两年说的对于马克思的“未知”,是指什么呢?是说马克思有一批手稿,从来没有面世,特别是马克思在1852年以后的一些手稿之中,据说有马克思对于自由经济的肯定,“如果这些话可以整理出来”,对于我们正在推行的市场经济、正在发展的非公经济,无疑是一个“福音”,所以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原话”的面世。 

  这种等待,有没有“迫切的必要”呢?诚然,我们对于马克思的手稿和他未发表过的“原话”,是要科学地发掘和研究的,也不允许一些假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任何隐瞒、歪曲和“附加”。然而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首先应当是研究和坚持它的原理,而不是马克思在特定条件下的个别论断甚至片言只语;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原理的坚持,重在实践和发展,重在它的中国化,这才是“迫切的必要”,而不是一往情深地倾注在“等待”马克思的“手稿”怎么说,既不必为老祖宗说过一句什么“原话”而欣喜狂欢,又不必为老祖宗不幸没有说过或可惜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而心里发虚,总之,既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说新话、说自己的话、说实践的话,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例如对于“市场经济”,我们已经有了29年的伟大实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坚持,更是对老祖宗“原话”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何必把希望寄托在一批“未知”的手稿上呢?

  其实这样的一往情深,并不是第一次。20年前,当中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还在酝酿发轫之际,为了证明市场经济并不悖于老祖宗,学术界也盛传一个“喜讯”,说是《资本论》有54页手稿从未付印,现在在国外被发现了!很可能这从未见过的54页手稿里,就有马克思对于市场经济的支持和首肯!如果有,那不是一切“迎刃而解”了么?结果怎么样呢,54页手稿翻译出来了,可惜那里并未涉及市场经济一字,这是正中了个别人的下怀。因为老祖宗没说,我们就不干了?小平同志不这样看,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幸福寄托在那54页手稿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创性实践,不是造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不是由此极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是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说服力么? 

  再回到马克思1852年后的那一批手稿上来,如果老祖宗说过市场经济是合理的这一类的话,那固然好,但如果马克思没有说,或者说的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个指向,那也无妨。老祖宗的原理摆在那里,我们自己的开创性实践摆在那里,没有必要既要“改制”,又要“托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29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已经历了逾四分之一世纪,在我们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更加马克思主义才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