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楼市资讯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挂一块指示牌

周忠麟


  那天,我由香港回到上海。由于强台风的影响,天空已经飘起了细雨,急于打车离开机场的旅客在出租车候车点排起了长龙,足足有五六百人。看那出租车载客的速度,就是再等上一个多小时,也轮不到我。有外宾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场景。

  作为上海人,当时我真有些汗颜,外国朋友已经到了我们的家门口,“门”却迟迟打不开。打听之间,调度员告诉我,在“国内到达”的五号门处,还有一个出租车候车点。赶过去一看,居然只有三四个人。人尚未站稳,车子已开到了我身边。

  今年国庆黄金周,来上海观光的中外游客多达四百六十二万人次,其中有三十二万人次是由空港出入境的。我不知道,浦东国际机场是不是经常这样把客人“留”在港内。其实,只要在国际、港澳出口处挂一块指示牌,把一部分人分流到五号门,出租车排长队的“壮观”就可以不出现。然而,就是这举手之劳,偌大一个浦东机场,却没有一个人去关心。这难道就是我们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准?这难道就是要向外宾展示的上海速度?回想香港机场的情况,只要有人刚显露脚步迟疑,机场服务人员就会主动上前,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有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就会去询问有什么困难。如果有几百号人等候出租车,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化解。这就是服务上的差距呀!

  据悉,我们已经向近两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出了参加二O一O年上海世博会的邀请。除了机场,我们所有的有关单位,是不是应该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看看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应该从头来过,使日渐增多的中外友人对上海更满意。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