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窠”飞出“金凤凰” 秦来来 |
2006年4月25日,正在摩洛哥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听到了关于在摩洛哥辛勤工作的我国医疗队的情况后,改变了原来的安排,在卡萨布兰卡亲切接见了我国全体援摩医疗队的队长。当总书记来到安月薪面前,这位来自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医生,激动地向总书记汇报。总书记听说他们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开展工作后,关切地说,你们辛苦了,回去要告诉队员注意身体,多给家里写信…… 总书记热情的关爱,给了安月薪和医疗队无比的鼓舞,也给了远在祖国的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全院上下无比的鼓舞。 摩洛哥的本格里医院不会忘记,早在2001年,普陀区中心医院受命组建一支8人医疗队赴摩洛哥,由外科主治医师方之千出任队长。都说出国是“美差”,可是到了那里,展现在队员们眼前的是一片落后和寂寞。由于连续六年干旱,路旁的行道树都已枯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不毛之地,满眼的滚滚沙砾,常会给人以一种郁闷的感觉。再说诊所里各种医疗器械严重匮乏,没有专门的手术室,连基 本的常规化验也不能做。本格里医院建院3年,没有一个摩洛哥医生愿意去那里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医疗条件如此简陋落后的“诊所”,却要担负24.5万人的医疗任务。 望着“百废待兴”的现实,方之千和队员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率先开展门诊小手术。之后,前来就诊的当地病人络绎不绝。 本格里医院不会忘记,一个下午,急诊室来了一位脾破裂病人,由于失血过多,伤者已处于休克状态,摩方院长说:这里的条件差,又没有库血,抢救非常困难,但中国上海的医生知道,如果此时将病人转院,病人很有可能会死于颠簸的路上。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方之千和队员们毅然承担了手术风险,并成功地从死亡线上救回了病人。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家属,紧握方队长的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停地重复着:谢谢,谢谢中国医生! 现在,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只要提起来自中国上海的医疗队(由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医生组成),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医生组成的中国医疗队,成了本格里的中国名人。不少人从卡萨布兰卡、克拉、马拉喀什,甚至远到阿拉提亚等地赶到本格里医院来就诊,择期预约的手术也排到了两个月之后…… 普陀区,曾经被上海人戏称为“又破(音同普)又大(音同陀)”,被称为“下只角”。今天,就是这些“草窠”里飞出的“金凤凰”,他们肩负祖国的嘱托,远离家人,远涉重洋,不辱使命,把一段美好的人生献给了祖国的援外医疗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