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地考驾照 夏伟明 |
|
日前在晚报上看到:外地一些驾校纷纷来沪“招兵买马”,开出的条件相当优惠,一是学费低,二是只需到校两次(估计一次是理论考,一次是实际操作考),而后就会把驾照送上门。看到这条消息,两年前的一段经历不由得涌上心头…… 电脑考试同虚设 两年前,我这个在沪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上海应聘去邻省的一个县城工作。为了出行的方便,我决定学习驾车。 我所报名的驾校,在当地颇有名气,原是由县某部门所办,后因国家规定党政机关不能办三产,转为由地方行政管理。冲着这权威性的校名,我想该校的教学一定严格,况且培训费用又低,只及上海的一半,并有“保证能拿到驾照”的“保证”,遂毫不犹豫报了名。 交了学费,驾校即发给一本由省统编的驾驶理论考试教材,说一周后参加统考。当我问到何时上课时,回答是“在家自学”,倒是反复叮咛,说是电脑考试,电脑是铁面无私的,回家一定要认真自学。我拿了教材,离开学校,心里不免犯起嘀咕,怎么连一堂课都不上,全要个人自学?于是只得下功夫死记硬背。 理论统考的那天,我走进一个大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应考的学员,估计有二百来名。为能考出个好成绩,我拿出教材,抓紧最后一点待考的时间进行复习。周围的学员中仅有一人和我一样在“抓紧时间”,其余的则纷纷交头接耳或高谈阔论。见他们个个成竹在胸的模样,我不由得增加了些许的紧张。探问“左邻右舍”几位学员的来处,有的是无锡的老总,有的是苏州的经理,还有的是浙江的业务员。又得知有不少人是一个地方“组团”,不远几百里乘着面包车来赴考的。 终于轮到我上电脑室考试了。面对打开的电脑,先进行指纹确认。我郑重地按下了右食指,得到确认后就屏气静心地等待着电脑出题。“好了”,我听见工作人员在对我说。“确认好了”,我回答他。“好了,你已经考好了!”工作人员提高了声音。我不解地抬起头来望着他。“你可以走了,后面的人还等着考呢!”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正式通知”我。我头脑一片茫然离开了,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许多学员就这样嘻嘻哈哈地走出了电脑室。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高兴?侥幸?似乎都有点,更多的则是一种失落。 过了几天,驾校的电话来了,说我“理论考”已通过,下周开始进行为期三周的上车培训,培训时间会事先通知,一般每周两个半天。 教练身为“标的物” 上车培训的第一天,我准时到达了驾校。只见偌大的场地上整齐地停放着几十辆供学驾的吉普车,有两辆车已出列。看到只有十来名学员来校,我不禁问教练:“为何人这么少?”教练说:“他们都在家自己练习,到时来考即可。”教练又说:“其实你也不必来,在单位叫同事教教就可以了。”我没敢接受教练的建议,坚持说“我要参加所有的培训课程”。 应该说培训时教练还是尽职的。在寒风中教练在场地随学驾车来回地走着,指挥学员挂档、起步、打方向盘等。只是学习的时间太少,六七个学员一辆车,一个半天轮到一位学员练习的时间只有三十来分钟。说是每次培训都会电话通知,到后来却再没电话通知,都是我去电询问才得到“学习机会”的。有时临时换了时间也不通知,等我到了学校才知时间改了,只得悻悻离去。 学了一周半的车子移位操作,就开始上路了。学习的时间也是一周半,每周两个半天。四个学员一辆桑车,直接到公路上去学开。学习的内容是发动起步,从一档加速到五档,再从五档减速到一档,以及变道、静止上坡等基本动作。一个只粗略掌握了倒顺车的学员,在农村广阔的公路上学开车,两旁都是风驰电掣的各种车辆,真是有点紧张。好在我还比较镇静,学驾时没有出什么大的洋相。 为期三周的上车培训结束了,我的学驾时间加起来不超过5个小时。好在单位里有车,在未取得驾照的情况下,我凭着刚学会的一点开车技能偷偷地上路练习。由于是无证驾驶,心虚胆寒,因此就格外小心谨慎。几次练习下来倒都还可以,只是在靠边停车时常常忘了打右方向灯,遭到过骑车人的几次白眼,心里感到愧疚不安。 操作考的日子终于到了。我最担心的是移位考,因为在驾校学习时,在移位区的四角都插有旗杆可供倒顺车时方位距离的参考。到了考场则不一样了,当时正好刚开始实行电子桩监考,倒顺车时碰到了电子桩你根本不知道,但电脑里会有记录,因此难度是大为增加了。大家心里忐忑不安,教员却神定气闲,叫我们不要慌,到时照他的办。 开始考了,只见教练率先“以身作则”为“标的物”,在一个“关键点位”上站好了——就是第一次九十度后转倒车入库时看打方向盘的位置——学员只要直线倒车到教员站立的地方,然后迅速按规定圈数打足方向盘,就肯定能准确地后转弯倒车入库。因此,最后十分之九的学员都考出了移位,真是皆大欢喜。我当然也通过了。然后是大路考,因为以前我“无证偷练”有些基础了,在200米不到的行程里,我顺利地完成了从一档加速到五档,再从五档减速到一档,最后靠边停车的一系列操作。 十多天后我终于拿到了驾照。摸着这本黑色封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我既高兴,又感到不安,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根底,我的粗糙的驾驶技能是无法和那些经过国家规定的“保证有40个学驾时”的学员相比的。先天的不足,只有靠自己今后加倍的小心来弥补了。 如今,我拿到驾照已有一年半多了,为对得起驾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7个金字,更为对自己、对家人和对他人的安全与生命负责,我开车上路时始终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力高度集中,遇有复杂路况自觉减慢车速,右脚总是保持在刹车位置上。近两年来,我开车的轮迹印过了苏浙沪的闹市马路和乡间小道,至今没有违章记录。 我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出来,是想提醒学弟学妹们:你们若是“贪便宜”要去报考某些外地驾校的话,以后的路程请千万珍重、珍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