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特 稿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广告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7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言|两|拍|
社会养老机构的作为和困境

张国平


  传统的养老院,主要解决老人的衣食住行问题,让老人吃饱了,穿暖和了,就达到目的了,甚至一些养老院将老人像犯人一样看管起来。其实,老人更多地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老人们太孤独了,容易患各种疾病。我曾走访过北美的养老院,也调研了上海的十几家政府办的或民营的养老院,综合下来,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三点:老人的精神需求要满足,医疗条件有保障,物质生活能满足。这样,才会让老人觉得生活有盼头,有满足感。主要的还是突出软件服务,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我们会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街道、社区结成对子,让老人做健身操,让老人参加老年大学,聘请专门的老师教他们琴棋书画,让老人有成就感。比如,一些老人能够活动自理,喜欢外出旅游,那么我们就会联系旅行社,组织老人出外旅游。还有些老人喜欢逛街,那么我们就安排具体工作人员“陪购”。总之,我们会按每一位老人的需求,展开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服务的品质。    

  上海普善老年公寓 熊力宏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都有子女,但是子女平时工作忙,无法照顾老人。一些在家请过保姆,但是又没有人监督保姆工作,日常的护理达不到要求,费用又偏高,所以就选择送到敬老院来。还有一些老人因为生病,在家里无法护理,也会送到敬老院来。作为敬老院管理者,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碰到一个主要的困难,就是没有合乎规范的中介机构推荐较为专业又有责任心的护工。现在护工的长期供应很缺乏,这需要民政局或福利部门出面解决。另外,现在物价上涨较快,我们的经济负担很重,甚至小到水电煤的费用,对我们来说都有困难,非常希望地区政府对民营的养老院有一定的政策上的倾斜,或适当拨出一定的费用来给予支持。还有,我们碰到很多的现实问题,现在我们敬老院的周围环境很糟糕。敬老院处在市区,往往会引起周围居民的反感。敬老院嘛,住在里面的都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那么时常就会有救护车、殡葬车出入,这样谁还会喜欢敬老院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周围居民对此常有抵触情绪。现在我们只能解决好眼前的问题,走一步看一步。

  闸北一家人家敬老院 张国平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对本版多有贡献,部分稿件由张玉贞采访整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