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少涨一点 工作好找一点 ——老百姓对2008年的新期盼 张晓松 任芳 刘铮 |
年终岁尾,谋划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提上议事日程,各地各部门也纷纷忙着准备来年工作。那么,普通百姓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又有什么样的期盼呢? “希望工资多涨点,物价少涨点” 在北京一家IT企业做软件开发的王焕发,今年刚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来京工作。他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每月收入2500元,900元吃、900元住、100元行、100元电话费,余下500元买件衣服就花得差不多了。 常在住处附近小饭馆就餐的他,感觉虽然菜单上的价格没变,但菜量特别是肉少了。偶尔去趟超市,看见排骨居然每斤卖到20元。听说现在国家财政和企业利润都有三四成增长,很希望明年能“工资多涨点,物价少涨点”。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明显攀升。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其中肉禽类价格上涨38.3%,而近年来职工工资收入只有略高于10%的增长。目前国家正在采取各项措施稳定物价,并且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希望能把首付交上,安个稳定的家” 刘滔在河北邯郸打工,去年和当地一位中学教师领了结婚证。 “我们俩都是从农村来的,经济基础差,只能租房住。房子小、条件差还不算什么,主要是不稳定,基本一年一换地方。”刘滔有个没有告诉妻子的心愿:“我看中一处80平方米的房子,希望明年能把首付交上,安个稳定的家。” 对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刘滔夫妇来说,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这两年邯郸的房价涨得太快了,有的地方每平方米要3000多元。我看上的那处房子怎么也得花20多万元。”刘滔说。 今年以来,我国房价继续快速上涨,前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2%,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今年召开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提出,今明两年,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尽快增加一批廉租住房房源,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希望国家给咱百姓越来越温暖的保障” 53岁的沈阳市民龙玉芬,去年开始领养老金,爱人靠给一家单位守夜挣点儿钱,女儿正上大学,全家人每月只有860元收入,刚刚超过当地低保线。由于属低保边缘户,能够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取暖费补贴、大病住院的临时救济等。 “我家的日子,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龙玉芬在她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说。国家上调养老金标准,对她家收入的提高至关重要,今后看病问题也要靠医保来解决。“希望国家给咱百姓越来越温暖的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这一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已连续三年上调的基础上,从明年开始,国家将再连续三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且上调幅度将超过前三年。 “股市应该更平稳,更适合价值投资” 在上海大学工作的张济明今年初加入了股民行列。 “刚开始只知道听消息,后来发现有些不道德的人专门散布假消息,高位套牢别人自己获利。这些人能得逞,还是因为大家只信消息不信自己。”张济明说,经过股市几起几落,她现在不盲目跟风了,业余时间学点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会先看公司盈利水平、行业发展、个股近期涨跌等,判断是否购买。 “随着跟风的人少了,明年股市应该更平稳,更适合价值投资。”她说。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指出,健康的证券市场离不开成熟的投资者,广泛开展投资者教育,是今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要以风险教育为主,从整体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毕业后找个稳定、有前途的工作” 王洁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三学生,明年最大的愿望是毕业后找个稳定、有前途的工作。 由于就读院所在业内较有名气,其他同学都准备出国读博。不过,王洁坚持认为先在国内工作更重要。“其实,如果国内好的医药企业研发能跟上,在那里工作感觉会比外企好。” 王洁目前对于找工作有设想没行动。她说,如果学校有相关培训,招生时首先考虑市场需求,毕业生也许更好找工作。 各类企业的蓬勃发展是丰富就业机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任芳 刘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