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 ·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2版:广告
 第B43版:广告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上海地产
 第B48版:上海地产
 第B49版:上海地产
 第B50版:上海地产
 第B51版:上海地产
 第B52版:上海地产
 第B53版:上海地产
 第B54版:上海地产
 第B55版:上海地产
 第B56版:上海地产
 第B57版:上海地产
 第B58版:广告
 第B59版:上海地产
 第B60版:上海地产
 第B61版:上海地产
 第B62版:广告
 第B63版:上海地产
 第B64版:上海地产
 第B65版:上海地产
 第B66版:上海地产
 第B67版:上海地产
 第B68版:楼市资讯
 第B69版:上海地产
 第B70版:上海地产
 第B71版:上海地产
 第B72版:上海地产
 第B73版:上海地产
 第B74版:上海地产
 第B75版:上海地产
 第B76版:楼市资讯
 第B77版:上海地产
 第B78版: 广 告
 第B79版:广告
 第B80版:广告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艺人仿古瓷不容小看

金海

  ■ 吴元清《云龙》金钟瓶

  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艺博会”上,由璟通艺术品公司组织展出的一批仿古粉彩瓷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这批仿古粉彩瓷是景德镇艺术瓷厂的老艺人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制作的。

  当今陶瓷艺术品市场存在这样的误区:谈仿色变,评仿嗤鼻,见仿生怒,恨不能再踩上一脚。其实这些并非明智之举,对待仿古瓷品,最好还是持唯物辩证态度:对那些以仿充真,牟取暴利者,当然要加以揭露;但对那些标明仿古瓷品,而且由高手制作,工艺精美,则应另眼相看了。

  仿古瓷品历代都有,而且延续数百年至今已成为博物馆珍藏的艺术品。日本箱根美术馆收藏一件官窑瓶,见于《世界陶瓷全集》宋代卷,实为明代景德镇民窑仿官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窑器物中,原典藏名称为宋代官窑的粉青三层方壶,但从传世官窑器物及窑址发掘情况来看,此件当为明清时期的仿品。如此事例,恕不一一枚举。而今,我们总不能因为它们是清代仿品而将它们从博物馆清除出去,甚至砸碎吧?殊不知清代仿品至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了。

  新中国成立后,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绘瓷名家大部分被集中在陶瓷美术合作社工作,王锡良、张松茂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年都在合作社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于1958年9月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景德镇艺术瓷厂。艺术瓷厂可谓“名家汇集,高手辈出”,厂内又设特艺室,分人物组、山水组、花鸟组,当年在特艺室工作的赵惠民、王隆夫、章文超、曹木林、余文襄、吴元清等人,日后都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就连当年是助理设计员的王安维,后来也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陶艺名家。因此,景德镇艺术瓷厂是工艺美术大师们展示技艺绝活的平台,是培养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艺术瓷厂老艺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的仿古粉彩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理由有三点:

  其一,仿古粉彩瓷大都由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和绘瓷名家亲手制作,如粉彩《群仙瑶池赴宴图》双耳瓶,由老艺人杨家鑫精心制作,瓶身通景画面上,单单人物就有近80位,姿态各异,不愧为仿古粉彩瓷中的精品。

  其二,仿古粉彩瓷在传统施彩技艺的基础上,发展了粉彩织金、青花斗古彩等施彩新法。如墨彩图案斗方《云龙》金钟瓶,是老艺人吴元清的代表作。他素以墨彩描金图案装饰而著称,讲究工笔精绘,并以纹饰华丽而取胜。《云龙》金钟瓶以黑、红、赭为主色来表现纹饰画面,以黑色为主调,用金线勾勒,其笔下的金龙金凤活灵活现,纹饰繁复,色阶丰富,色调温润,颇有官窑气派。

  其三,仿古粉彩瓷在烧造技术、图案设计、施彩技艺、制作流程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官窑制瓷的工艺要求来制作,由于粉彩彩绘技艺不断发展,仿古粉彩瓷出现一批精品。

  目前,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把收藏的目光投向仿古粉彩瓷了,去年在一次拍卖会上,由老艺人仿制的乾隆石渠宝笈画的一套花鸟瓷板,成交价88000元,这无疑是一种信号:收藏仿古粉彩瓷的时机来到了!  

  金海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